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热点时评 >> 正文

用汗水浇铸青春

发稿时间:2025-11-27 10:13:00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当前,一大批“90后”、“00后”年轻干部进入基层工作,有人如鱼得水,有人却水土不服。面对基层成长的考验,年轻干部要用实干写下过硬的履历,用汗水定义青春。

  融入群众,把政策译成乡音。现在的年轻干部普遍学历较高、思维活跃,但也存在经验欠缺、不接地气的问题,虽然具备理论知识和开阔视野,但还缺乏把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说起规划蓝图眼睛亮闪闪,走村串户却总爱挑宽敞大路走;讨论政策文件思路清晰,聊起庄稼把式却结结巴巴。做好基层工作,首先要学会把普通话译成乡土话,译出人情味来,既能和群众唠得上,也能听懂群众的“弦外之音”。当“你应该”变成“我陪你”,当“文件腔”化作“庄稼话”,政策便从纸面走进泥土,从蓝图变成现实。老乡一句“这娃懂咱”,就是最好的奖杯,也是群众立场的生动注脚。

  保持热忱,以日拱淬成蝶变。基层工作事无巨细、任务繁杂。琐碎是磨刀石,也是试金石。要习惯把“又一次”当成“再升级”:台账再砍一列,流程再并一环,数据再共享一次,群众办事就少等待一次。热情不在豪言,而在毫厘;担当不在高光,而在迭代。当日拱一卒成为习惯,“寸进”终会变成“跃迁”。泥土会干,汗水会散,那些加班至深夜写的材料,那些走村入户沾满鞋子的泥水,最终都会化成拔节生长的养分。

  心怀底线,将原则凝成韧性。年轻人初入职场,难免束手束脚,面对基层复杂矛盾时既渴望证明自己,又惧怕决策失误带来的职业风险,矛盾心理导致出现“成长阻滞效应”。历经磨砺方懂得,原则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有温度的坚守;不是简单说“不”,而是思考“如何能行”;不是一味设置禁区,而是铺设合规路径。大是大非面前要“一寸不让”,维护群众利益要“一寸不亏”,用守底线的刻度标定人生成长轨迹。(贺煦峰)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