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专题制作2 >> 百县优品进社区 >> 百县动态 >> 正文

“造血”扶贫造出的种粮大户

发稿时间:2019-02-26 17:31:00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他是一位享受了精准扶贫政策后,不但实现了稳定脱贫,而且还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正在带动和帮助其他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的农民。2019年的日历刚刚翻开崭新的一页,他就获得一个新的头衔:“科技扶贫示范户”。他的名字叫李佩华,生活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华乡曹村村。

  初次接触,李佩华说出的一句话让我们十分感慨——

  三九的天气,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当我们听说了黄山区新华乡种粮大户李佩华那几近“凤凰涅槃”般的经历,心里却是暖乎乎的。乘着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来到了新华乡一个叫曹村的村落,专程拜访李佩华。

  走进李佩华家那座尚未来得及改造的的老式平房,尽管堂前有些昏暗,可是,我们却一眼就看到了靠右手边的墙上用塑封粘贴着的那张红皮黄字的“脱贫光荣证”。应我们的请求,李佩华小心翼翼地从塑封套中取出光荣证递给我们,看着我们在认真地阅读,他的脸上洋溢起自信和荣耀的笑容。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李佩华的时候,我们很难将这位身材敦实、方面细肤、穿着得体、有点文化气质的中年人与印象中历经风霜、满面皱纹、农民装扮的种粮大户的形象联系起来。我们甚至怀疑,他是那位经历过我们所耳闻的磨难而在政府的扶持下最终崛起的李佩华吗?

  当然,印象归印象,事实还是要归事实。李佩华所走过的坎坷之路,谁听了,谁都会唏嘘。

  李佩华话语不多,说出的话却句句实在。一番促膝交谈之后,他沉默了很长时间,激动的心情略微平复下来以后,他说出的一句话,让我们都十分感慨:“要不是我们党的扶贫政策这么优越、这么扎实,我这个几乎是走上绝境的家庭,不要说能够看到重新振作的希望了,就连想过上温饱日子都是奢望啊。‘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恩我要一辈子记在心里。我不但要记恩,更重要的还是要感恩,要乘着这个好机遇干一番事业,为党和政府争气。”

  家庭的突然变故,迫使李佩华一夜之间陷入绝境——

  如果按照正常的生活规律,李佩华的小日子应该是过得很滋润的。20年前,风华正茂的李佩华带着比自己大两岁的妻子来到浙江杭州,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一家企业挑起了做模具的技术重担。那时企业老板对他很是器重,一个月5000多元的收入,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数年后,他们又生了一对龙凤胎儿女,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这是再理想、再幸福不过的家庭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李佩华两口子顺汤顺水地经营着幸福家庭的时候,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13年,李佩华的妻子被查出卵巢癌,化疗的巨大开支使他们的家庭经济瞬间掉进了冰窟窿。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花完了,亲戚朋友的钱该借的都借了,14万多元的医疗费也没能让妻子的病情有所好转。这天,妻子默默地收拾了行李,想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去了此一生,她不想再给负债累累的家庭增添更多的经济压力。然而她的这一举动很快被李佩华发觉,李佩华含着眼泪苦苦地劝道:“我不想做‘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同林鸟。你这一走,不是为了我和孩子,而是害了我和孩子。以后孩子们要问起妈妈的坟在哪里,我怎么回答他们?再说,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要轻言放弃。”

  自此以后,为了积攒医疗费用,李佩华更加没命地工作,最苦的时候,甚至一个月干了三个月的工作量。但这毕竟还是杯水车薪,妻子在杭州治了两个疗程之后,只好又转到医疗费用相对较少的安徽芜湖弋矶山医院。无奈,妻子还是于2014年4月抛下心爱的丈夫和一双年幼的儿女撒手人寰。

  妻子的离世,使李佩华瞬间感觉到像天塌下来了一样。往日即使日子过得再紧巴,但有贤妻的恩爱相伴、携手持家,精神上也总是安慰、温暖和幸福的。可如今,痛失另一半的李佩华精神支柱訇然倒塌,仿佛一下子跌入了无限空洞的深渊。更让人叹息的是,当他还未从思妻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却又陷入巨额的债务要还,两个年幼的孩子要养育、要读书,年迈多病的老父亲要医养、要照应的困境之中。沉重的思想和经济压力,使得他寝食难安、精神恍惚,一度曾想随妻而去落得个彻底清静。

  可当他看着只有6岁的女儿在乖巧地煮饭、洗碗;80多岁的老父亲抱着病体在拾弄家务的时候,他的心又软了下来。“我不能撇下他们不管”,李佩华只有好死不如赖活了。但是,眼下能有什么办法摆脱困境呢?他曾试着到杭州去干了不到1个月,由于实在放不下家中的老幼,又只好回来帮人砍树打零工,可一天累死累活,也才能拿到80多元的工钱。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外债?老父亲一年7000多元看病吃药的钱、孩子们上学读书的钱又从哪里支出?就这样,无法冲出债务重围的李佩华又再度陷入焦虑之中。

  精准扶贫的政策,为李佩华铺就了一条光明大道——

  正当李佩华在生活绝境中苦苦挣扎的时候,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伟大战略,像及时雨、如雪中炭,不仅为他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也为他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新华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吴晓辉;乡党委委员戴旭峰在向我们介绍情况时,都一致认为:让李佩华彻底脱贫,而且做到了脱贫一人,带动一片的,当然就要归功于扶贫的精准发力和“造血”效应了。

  当时,乡和村里知道李佩华是个精明能干的种田好手,就支持和鼓励他承包农田种植水稻,然而大面积种植水稻,没有资金还是寸步难行。在这关键的当口,为了使他能获得粮食补贴资金,在村里扶贫的区物价局原局长就为他的家庭农场到区有关部门联系办证。区林业局基层站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队长汪剑伟也主动揽下为李佩华争取资金到处跑腿的活路,有关单位也是一路“绿灯”提供服务。很快就争取到金融扶贫的3万元小额贷款。不过,要想购置农机具还有资金缺口,当时的区委书记徐立秋又亲自过问,再追加了2万元贷款。此后,通过帮扶人员细致入微的关怀,李佩华又先后获得了产业补助款8500元、农机具购置补贴4万多元、危房改造款6000元,后来扶贫队长汪剑伟又跑到区科技局争取了1000元用于补助农药化肥经费。用汪剑伟的话来说,就是为了扶持李佩华,我们该争取的都为他争取了。

  有了精准扶贫这个坚强的后盾,李佩华也开始振作精神扬帆起航。他与农户签订合同承包的农田由最初的30亩、180亩,不到3年的时间,就迅速发展到304亩。先后购置了打稻机、割稻机,进而又添置了更先进的履带式旋耕机、收割机。1年下来,光粮食产量就达20多万斤,收入就有将近10万元。

  与此同时,李佩华又乘热打铁,办起了粮食加工厂,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2017年,李佩华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他十分感慨地说:“我有两个想不到,一个是本以为欠的债到死也还不清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还掉了;再一个就是原来只想尽量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向妻子有个交代就算尽到责任了,日子能糊到什么程度就糊到什么程度,没想到还能成为种粮大户,反过来还可以帮助别的贫困户。这要是没有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哪里有我的今天啊!”

  各方给予的温暖,使李佩华在脱贫的道路上如鱼得水——

  如果说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是李佩华迅速脱贫的关键因素,那么,社会方方面面所给予的温馨关怀和悉心帮助,也是李佩华顺利脱贫不可忽缺的基础。早在2013年下半年,乡里和村里就将李佩华纳入了低保,一个月能有500多块钱的生活保障费。区里也对他关爱有加,时任区委书记徐立秋把他作为具体帮扶对象,区妇联、区红十字会等单位以及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都不时前来慰问捐助。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区长陈佑隆也经常抽空前来现场解决问题,甚至还花费很长时间教李佩华的女儿怎样叠被条。市政府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市长程红以及乡、村干部也经常前来询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就在我们前去拜访的当日,尽管李佩华已经不是昔日的贫困户了,我们还看到帮扶责任人、区物价局局长汪俊英专程从区里赶来为他送上新年的红包和捐赠崭新的绒被。

  在李佩华头脑里,有两件事让他印象最深。

  一件事是乡农技干部及时帮他解决了水稻病虫害的问题。那是2017年盛夏,李佩华发现水稻的叶子正在发黄,这是什么原因?他左思右想,怀疑是条斑病,但又不敢肯定。他心里清楚,如不及时诊治,这数百亩的稻子将会颗粒无收。情急之下,他立即给乡农技站的汪和平站长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功夫,汪和平便顶着烈日,大汗淋漓地赶了过来。经过仔细地观察,认定这是由于水稻采取的是直播的方法,密度大、通风差,导致发生了稻瘟病。于是汪和平一边教他怎样识别病虫害,一边告诉他赶快去买稻瘟净来喷洒,使他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

  另一件事是供电部门为他解决了粮食加工厂燃眉之急的供电问题。2018年11月,李佩华的粮食加工厂因要扩大规模,选址重建时要架设三项电。但新建的厂房距村庄较远,不在供电线改范围之内,按照规定本来要到2019年下半年才能为他单独架设三项电。扶贫队长汪剑伟深知粮食加工用电的急迫,那段时间,他撇下手头所有的事情,集中精力为李佩华奔波。经过与区供电局局长多次联系协商,供电部门特事特办,终于为李佩华的粮食加工厂提前架设了三项电,让李佩华一直提着的心放了下来。提起这些事,李佩华就十分激动:“好多事要是我自己去办,不知要费多少周折。党和政府扶贫扶到这个份上,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还有什么理由不争气?”

  脱贫之后的李佩华,首先想到的就是反哺扶贫之恩——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脱贫之后的李佩华还来不及为自己破旧的住房进行改造、来不及考虑寻找新的生活伴侣,就开始想着怎样帮助尚未脱贫的乡亲们、怎样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做些事情了。他知道农户自己种田成本很高,他就尽量地承包下来实行规模生产。然后聘请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到他的家庭农场来劳动,使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双赢”。村里那些老弱病残的农户无法耕种的农田,他也主动承包过来,在他所承包的300多亩农田中,就有8户贫困户的70多亩农田。承包费也比其他农户多一些,今年,他又主动增加了20元一亩,尽可能地让贫困户多分享一点实惠。

  在尽己之力帮助其他贫困户的同时,李佩华还积极配合村里开展为打造旅游项目而实施的“千亩油菜花海”工程,在自己承包的农田实行“一稻一油”规模经营。他还为了给村里节约一点钱,便以6万元的最低费用承包了村里的文化广场建设项目。说起以后的发展,李佩华似乎雄心勃勃。他说,除了要继续经营好现在的家庭农场和粮食加工厂之外,还想成立农机服务队,为新华乡,进而为周边的新丰乡、永丰乡的农民散户解决种田难、用机难、维修难的问题。

  算起来,李佩华从2016年底实现稳定脱贫,到他成为种粮大户只不过两年时间,他的人生价值就有了质的飞跃,这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掂量出精准扶贫、“造血”扶贫的巨大能量。当我们与李佩华告别的时候,我们再一次凝视了那张挂在墙上的“脱贫光荣证”,虽然那只是一张折叠的硬纸,可我们却从那红彤彤的封面上看到了党和政府英明政策折射出来的和煦阳光,看到了广大扶贫工作者用心血凝聚而成的丰硕成果。

   他是一位享受了精准扶贫政策后,不但实现了稳定脱贫,而且还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正在带动和帮助其他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的农民。2019年的日历刚刚翻开崭新的一页,他就获得一个新的头衔:“科技扶贫示范户”。他的名字叫李佩华,生活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华乡曹村村。

  初次接触,李佩华说出的一句话让我们十分感慨——

  三九的天气,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当我们听说了黄山区新华乡种粮大户李佩华那几近“凤凰涅槃”般的经历,心里却是暖乎乎的。乘着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来到了新华乡一个叫曹村的村落,专程拜访李佩华。

  走进李佩华家那座尚未来得及改造的的老式平房,尽管堂前有些昏暗,可是,我们却一眼就看到了靠右手边的墙上用塑封粘贴着的那张红皮黄字的“脱贫光荣证”。应我们的请求,李佩华小心翼翼地从塑封套中取出光荣证递给我们,看着我们在认真地阅读,他的脸上洋溢起自信和荣耀的笑容。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李佩华的时候,我们很难将这位身材敦实、方面细肤、穿着得体、有点文化气质的中年人与印象中历经风霜、满面皱纹、农民装扮的种粮大户的形象联系起来。我们甚至怀疑,他是那位经历过我们所耳闻的磨难而在政府的扶持下最终崛起的李佩华吗?

  当然,印象归印象,事实还是要归事实。李佩华所走过的坎坷之路,谁听了,谁都会唏嘘。

  李佩华话语不多,说出的话却句句实在。一番促膝交谈之后,他沉默了很长时间,激动的心情略微平复下来以后,他说出的一句话,让我们都十分感慨:“要不是我们党的扶贫政策这么优越、这么扎实,我这个几乎是走上绝境的家庭,不要说能够看到重新振作的希望了,就连想过上温饱日子都是奢望啊。‘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恩我要一辈子记在心里。我不但要记恩,更重要的还是要感恩,要乘着这个好机遇干一番事业,为党和政府争气。”

  家庭的突然变故,迫使李佩华一夜之间陷入绝境——

  如果按照正常的生活规律,李佩华的小日子应该是过得很滋润的。20年前,风华正茂的李佩华带着比自己大两岁的妻子来到浙江杭州,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一家企业挑起了做模具的技术重担。那时企业老板对他很是器重,一个月5000多元的收入,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数年后,他们又生了一对龙凤胎儿女,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这是再理想、再幸福不过的家庭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李佩华两口子顺汤顺水地经营着幸福家庭的时候,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13年,李佩华的妻子被查出卵巢癌,化疗的巨大开支使他们的家庭经济瞬间掉进了冰窟窿。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花完了,亲戚朋友的钱该借的都借了,14万多元的医疗费也没能让妻子的病情有所好转。这天,妻子默默地收拾了行李,想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去了此一生,她不想再给负债累累的家庭增添更多的经济压力。然而她的这一举动很快被李佩华发觉,李佩华含着眼泪苦苦地劝道:“我不想做‘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同林鸟。你这一走,不是为了我和孩子,而是害了我和孩子。以后孩子们要问起妈妈的坟在哪里,我怎么回答他们?再说,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要轻言放弃。”

  自此以后,为了积攒医疗费用,李佩华更加没命地工作,最苦的时候,甚至一个月干了三个月的工作量。但这毕竟还是杯水车薪,妻子在杭州治了两个疗程之后,只好又转到医疗费用相对较少的安徽芜湖弋矶山医院。无奈,妻子还是于2014年4月抛下心爱的丈夫和一双年幼的儿女撒手人寰。

  妻子的离世,使李佩华瞬间感觉到像天塌下来了一样。往日即使日子过得再紧巴,但有贤妻的恩爱相伴、携手持家,精神上也总是安慰、温暖和幸福的。可如今,痛失另一半的李佩华精神支柱訇然倒塌,仿佛一下子跌入了无限空洞的深渊。更让人叹息的是,当他还未从思妻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却又陷入巨额的债务要还,两个年幼的孩子要养育、要读书,年迈多病的老父亲要医养、要照应的困境之中。沉重的思想和经济压力,使得他寝食难安、精神恍惚,一度曾想随妻而去落得个彻底清静。

  可当他看着只有6岁的女儿在乖巧地煮饭、洗碗;80多岁的老父亲抱着病体在拾弄家务的时候,他的心又软了下来。“我不能撇下他们不管”,李佩华只有好死不如赖活了。但是,眼下能有什么办法摆脱困境呢?他曾试着到杭州去干了不到1个月,由于实在放不下家中的老幼,又只好回来帮人砍树打零工,可一天累死累活,也才能拿到80多元的工钱。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外债?老父亲一年7000多元看病吃药的钱、孩子们上学读书的钱又从哪里支出?就这样,无法冲出债务重围的李佩华又再度陷入焦虑之中。

  精准扶贫的政策,为李佩华铺就了一条光明大道——

  正当李佩华在生活绝境中苦苦挣扎的时候,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伟大战略,像及时雨、如雪中炭,不仅为他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也为他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新华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吴晓辉;乡党委委员戴旭峰在向我们介绍情况时,都一致认为:让李佩华彻底脱贫,而且做到了脱贫一人,带动一片的,当然就要归功于扶贫的精准发力和“造血”效应了。

  当时,乡和村里知道李佩华是个精明能干的种田好手,就支持和鼓励他承包农田种植水稻,然而大面积种植水稻,没有资金还是寸步难行。在这关键的当口,为了使他能获得粮食补贴资金,在村里扶贫的区物价局原局长就为他的家庭农场到区有关部门联系办证。区林业局基层站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队长汪剑伟也主动揽下为李佩华争取资金到处跑腿的活路,有关单位也是一路“绿灯”提供服务。很快就争取到金融扶贫的3万元小额贷款。不过,要想购置农机具还有资金缺口,当时的区委书记徐立秋又亲自过问,再追加了2万元贷款。此后,通过帮扶人员细致入微的关怀,李佩华又先后获得了产业补助款8500元、农机具购置补贴4万多元、危房改造款6000元,后来扶贫队长汪剑伟又跑到区科技局争取了1000元用于补助农药化肥经费。用汪剑伟的话来说,就是为了扶持李佩华,我们该争取的都为他争取了。

  有了精准扶贫这个坚强的后盾,李佩华也开始振作精神扬帆起航。他与农户签订合同承包的农田由最初的30亩、180亩,不到3年的时间,就迅速发展到304亩。先后购置了打稻机、割稻机,进而又添置了更先进的履带式旋耕机、收割机。1年下来,光粮食产量就达20多万斤,收入就有将近10万元。

  与此同时,李佩华又乘热打铁,办起了粮食加工厂,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2017年,李佩华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他十分感慨地说:“我有两个想不到,一个是本以为欠的债到死也还不清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还掉了;再一个就是原来只想尽量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向妻子有个交代就算尽到责任了,日子能糊到什么程度就糊到什么程度,没想到还能成为种粮大户,反过来还可以帮助别的贫困户。这要是没有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哪里有我的今天啊!”

  各方给予的温暖,使李佩华在脱贫的道路上如鱼得水——

  如果说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是李佩华迅速脱贫的关键因素,那么,社会方方面面所给予的温馨关怀和悉心帮助,也是李佩华顺利脱贫不可忽缺的基础。早在2013年下半年,乡里和村里就将李佩华纳入了低保,一个月能有500多块钱的生活保障费。区里也对他关爱有加,时任区委书记徐立秋把他作为具体帮扶对象,区妇联、区红十字会等单位以及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都不时前来慰问捐助。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区长陈佑隆也经常抽空前来现场解决问题,甚至还花费很长时间教李佩华的女儿怎样叠被条。市政府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市长程红以及乡、村干部也经常前来询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就在我们前去拜访的当日,尽管李佩华已经不是昔日的贫困户了,我们还看到帮扶责任人、区物价局局长汪俊英专程从区里赶来为他送上新年的红包和捐赠崭新的绒被。

  在李佩华头脑里,有两件事让他印象最深。

  一件事是乡农技干部及时帮他解决了水稻病虫害的问题。那是2017年盛夏,李佩华发现水稻的叶子正在发黄,这是什么原因?他左思右想,怀疑是条斑病,但又不敢肯定。他心里清楚,如不及时诊治,这数百亩的稻子将会颗粒无收。情急之下,他立即给乡农技站的汪和平站长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功夫,汪和平便顶着烈日,大汗淋漓地赶了过来。经过仔细地观察,认定这是由于水稻采取的是直播的方法,密度大、通风差,导致发生了稻瘟病。于是汪和平一边教他怎样识别病虫害,一边告诉他赶快去买稻瘟净来喷洒,使他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

  另一件事是供电部门为他解决了粮食加工厂燃眉之急的供电问题。2018年11月,李佩华的粮食加工厂因要扩大规模,选址重建时要架设三项电。但新建的厂房距村庄较远,不在供电线改范围之内,按照规定本来要到2019年下半年才能为他单独架设三项电。扶贫队长汪剑伟深知粮食加工用电的急迫,那段时间,他撇下手头所有的事情,集中精力为李佩华奔波。经过与区供电局局长多次联系协商,供电部门特事特办,终于为李佩华的粮食加工厂提前架设了三项电,让李佩华一直提着的心放了下来。提起这些事,李佩华就十分激动:“好多事要是我自己去办,不知要费多少周折。党和政府扶贫扶到这个份上,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还有什么理由不争气?”

  脱贫之后的李佩华,首先想到的就是反哺扶贫之恩——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脱贫之后的李佩华还来不及为自己破旧的住房进行改造、来不及考虑寻找新的生活伴侣,就开始想着怎样帮助尚未脱贫的乡亲们、怎样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做些事情了。他知道农户自己种田成本很高,他就尽量地承包下来实行规模生产。然后聘请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到他的家庭农场来劳动,使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双赢”。村里那些老弱病残的农户无法耕种的农田,他也主动承包过来,在他所承包的300多亩农田中,就有8户贫困户的70多亩农田。承包费也比其他农户多一些,今年,他又主动增加了20元一亩,尽可能地让贫困户多分享一点实惠。

  在尽己之力帮助其他贫困户的同时,李佩华还积极配合村里开展为打造旅游项目而实施的“千亩油菜花海”工程,在自己承包的农田实行“一稻一油”规模经营。他还为了给村里节约一点钱,便以6万元的最低费用承包了村里的文化广场建设项目。说起以后的发展,李佩华似乎雄心勃勃。他说,除了要继续经营好现在的家庭农场和粮食加工厂之外,还想成立农机服务队,为新华乡,进而为周边的新丰乡、永丰乡的农民散户解决种田难、用机难、维修难的问题。

  算起来,李佩华从2016年底实现稳定脱贫,到他成为种粮大户只不过两年时间,他的人生价值就有了质的飞跃,这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掂量出精准扶贫、“造血”扶贫的巨大能量。当我们与李佩华告别的时候,我们再一次凝视了那张挂在墙上的“脱贫光荣证”,虽然那只是一张折叠的硬纸,可我们却从那红彤彤的封面上看到了党和政府英明政策折射出来的和煦阳光,看到了广大扶贫工作者用心血凝聚而成的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左橙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