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组织工作 >> 正文

“三个注重”筑堡垒育人才兴产业

发稿时间:2024-10-18 10:07:00 来源: 农民日报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以组织振兴为引领,坚持以“三个注重”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加快打造“塞上乡村乐园”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近日,记者来到金凤区,探访该区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的主要做法。

  注重组织根基建设,筑牢“压舱石”

  为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金凤区全面夯实基层组织根基,实现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走进金凤区的多个村庄,记者看到,各村均已建起了标准化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每一个这样的“红色港湾”都可以提供党员宣誓、党群活动、党建工作展示、司法咨询、人民调解、医疗救助、退役军人服务、志愿服务和帮办代办等服务项目,具备“党领导、强功能、全覆盖、服务全”的体系功能。

  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魏家桥村的村民集体搬上楼以后,小区的居住环境成为大家伙关心的头等大事。多年以来,魏家桥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吴树兴的带领下,探索“红色物业”模式,由村“两委”成员兼任“红色物业”负责人,实行村党支部与“红色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以“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示范户”构成三级服务体系,形成“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为村民们打造居住舒适、生活便利、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

  同时,金凤区坚持以星级评定为抓手,认真落实软弱涣散和经济发展滞后村级党组织动态排查机制,通过走访、实地考察项目、查看档案材料和会议记录、现场交流等方式进行深入排查,切实加强各村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激发村党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注重人才队伍选育,培强“排头兵”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之一。近年来,金凤区以“四个一批”进班子计划为抓手,把本乡本土能人和致富带富能手吸纳到村级干部后备力量中,注重将年纪轻、学历高、致富能力强的骨干补选进村“两委”班子,优化班子成员结构。

  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是“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村,常住人口323户1455人,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3万元,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鹏程,就是通过银川市“四个一批”进班子计划,从致富带头人一步步成长为村党支部书记的。

  王鹏程告诉记者,在全村搬迁之初,村民们主要种植玉米、黄瓜、西红柿等经济价值较低的农作物,不愿意尝试种植其他农作物或引进新的农业技术。为了帮村里产业发展开拓新路子,润丰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7名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积极入股,承包了2栋大棚,率先试种吊瓜、香瓜、葡萄等高附加值的果蔬。头茬果蔬收入就超过了2万元,全年收入共计5万余元。在村党支部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第二年纷纷跟着改种高附加值的果蔬,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也越来越好。

  注重村企同频共振,鼓起“钱袋子”

  在金凤区的多个乡村,记者还看到了村企合作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金凤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强保障、固根本的有效载体,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拓展延伸到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的产业链上,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应兼尽兼,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工作原则,立足现有的优势资源,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各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

  在金凤区良田镇植物园村,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带领着村民一同奔向乡村振兴。“种一棚草莓农民能赚5万元,种一棚西红柿一年两茬才赚2万元。从种西红柿到种草莓,我们的种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种植不同作物产生的收入差异,李君心里有本账。这本账不单纯是村民稳定增收致富账,还是植物园村产业转型升级账。

  2016年,李君通过“两推一选”当选为植物园村党支部书记。那时,植物园村还是基层党组织薄弱、村容村貌脏乱差、产业发展滞后的“后进村”。李君查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症结,随即组织构建植物园村“1161”党建载体。李君告诉记者:“有了‘1161’党建载体,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更强了,植物园村党支部成了四星级党支部,村集体经济从2016年的2万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28.84万元。”

  近年来,类似李君这样的基层党员干部在金凤区层出不穷。良田镇园子村原党支部书记汪洋带领村民们将铁道干校遗址、蔬菜公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串联成片,打造美丽休闲乡村;丰登镇润丰村党支部书记王鹏程带领村民们打造润丰宿集项目,让农家小院变身高端民宿,村民们吃上“旅游饭”……通过实施“三个注重”策略,金凤区不仅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人才动力和经济活力。(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