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成果发布

发稿时间:2018-05-21 17:2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成果发布 

  暨新时代青年人才成长理论研讨会顺利召开 

《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成果发布研讨会现场

  2018517日上午,由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的《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成果发布暨新时代青年人才成长理论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科研楼召开。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教授、课题首席专家马抗美教授、科研处处长栗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阮广宇、副院长(主持工作)邰丽华、副院长袁方出席了会议。应邀出席会议的校外专家有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研究中心萧鸣政教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王通讯研究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原党委书记郑其绪教授。中商政和共享运营服务平台、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大学生村官培训中心、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大学生村官之家网等单位代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课题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师生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首席专家马抗美教授介绍了课题研究概况和主要成果。该课题20126月底立项,20169月通过终期专家鉴定。课题组历经4年多扎实认真、紧张有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包括著作2部、论文33篇、研究总报告1份、调研报告3份、政策建议1份、访谈纪要1份,评估报告1份。课题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之处在于: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教授、课题首席专家马抗美教授介绍了课题研究概况和主要成果

  一、首次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多维度、立体式的实证调研 

  课题组设计了以大学生村官、村民、村官管理者和高校四大群体为调查对象,涵盖全国不同地区的全方位、立体式调研,先后赴10个省份,对85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对200名村民以及100名大学生村官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团体焦点访谈;在全国针对4252名大学生村官和155所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最终获得了大量宝贵数据和近百万字的访谈资料,建立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运行状况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和资料的深入分析以及不同主体相互交错的视角比较,对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整体及分类状况做出了符合实际的描述,为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支撑。 

  二、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首次构建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理论体系 

  课题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政治学、社会学、人才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完整理论体系。 

  1、阐释了大学生村官内在素质的构成及其对成长成才的影响,首次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四因子(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个性特征)胜任力模型,这一模型较好地体现出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的特点,同时与大学生村官工作绩效呈现较高的相关性,是区分优秀大学生村官和普通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标准。 

  2、揭示了家庭、村落、政府、社会四个具体要素对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影响机理及其不同方面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政策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收入、身份定位和创业基金扶持都与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呈现全面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村官的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的管理机制对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情感支持对大学生村官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3、提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要经历四个阶段:适应期、参与期、稳定期和分流期。成长成才过程的总特征表现为:成才背景的机遇性、成才动机的内驱性、成才环境的挑战性、成才目标的多样性、任期成长的阶段性。 

  4首次提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五大规律——内外因交互成才规律、基层磨练成才规律、角色转换成才规律、竞争择优成才规律、团队共生成才规律。 

  5、比较研究了大学生村官计划与其他大学生基层服务项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国家层面的22份大学生村官政策文本、7个省市78份地方大学生村官政策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梳理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脉络。 

  这些研究成果充实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理论内涵,丰富了人才成长理论,形成了具有鲜明大学生村官特色的理论体系,也为今后相关群体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三、首次系统提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五大机制和相关政策建议  

  课题组在肯定大学生村官机制整体运行的基础上,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差距”——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战略地位与运行模式之间存在差距、大学生村官素质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大学生村官成才动机与作用发挥之间存在差距、大学生村官政策设计与实施效果之间存在差距、家庭、村落、政府的支持与社会舆论支持之间存在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五大机制——素质提升机制、环境优化机制、动态衔接机制、多元发展机制、监督指导机制。具体的对策建议包括突破瓶颈,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统筹协调,体现分类指导和地区差异;优势互补,发挥大学生基层服务项目的合力作用;动员各方,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多方共赢的局面;正向理性,全面优化舆论环境。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研究中心萧鸣政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研究中心萧鸣政教授发言指出,中国是精英政治,需要干部较强的领导力,必须从基层开始培养。相对于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计划岗位更加明确,建议进一步完善选拔机制、深化政策宣传、强化入职前培训、发挥校友会作用,促进选调生项目的进一步优化。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王通讯研究员发言指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的本质规律在于“磨炼”,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人才准备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吴江研究员发言指出,争夺年轻人是未来的全球大战,基础性的工作即为教育,我们的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走向基层、留在国内。农村职业发展空间是大学生村官发展的重点,创新创业服务是政府扶持的重点,聘任制公务员是把农村人才队伍纳入公职人员的途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原党委书记郑其绪教授以“新时代青年人才发展的五大意识”为主题发言,指出新时代青年人才应树立领航意识、高扬精神,誓做时代排头兵;树立信息意识,天地人一体,构建立体脉系统;应树立大学习意识,做到及时学习、随处学习和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力;树立创新意识,保持状态,形成多维创新场;树立安全意识,坚守民族定力,牢记家国情怀。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秀华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青年成长成才进行了分析,对青年如何培养学习力提出了建议。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庆杰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分党委书记李欣宇围绕大学生村官创新创业展开发言。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大学生村官培训中心主任刘世富、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大学生村官培训网主编刘晴、中商政和共享运营服务平台执行副主任项洪斌、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大学生村官之家网主编胡建党分别针对如何为大学生村官创造学习交流平台进行了深入讨论。 

  最后,课题首席专家马抗美教授总结发言,对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