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希望田野上的科技使者

发稿时间:2018-11-23 09:20:12 来源: 人民日报

  制图:蔡华伟

  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徐文娟(中)在指导西红柿田间管理。

  本报记者 孙 振摄

  安徽西北的临泉县,有件事让当地人啧啧称奇。

  辉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百亩果园内,40亩猕猴桃藤蔓缠绕,扒着钢架攀援向上,果子累累压弯枝头。

  奇在哪?猕猴桃种植需酸性土壤,这里多偏碱性;猕猴桃喜暖好湿,这里多旱地且冬季干冷……要啥缺啥,咋猕猴桃就扎了根、结了果呢?

  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贾兵的团队攻关3年,终结了当地无法种植猕猴桃的历史。去年,消息传遍整个皖西北,泗县、太和县、蒙城县等地纷纷引种试种。

  贾兵有个很“酷”的头衔——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综合试验站果树产业联盟“盟主”。在安徽农业大学,像他这样的“盟主”有50位。自2012年起,以校县合作的方式,安徽农业大学先后在安徽组建8个农业综合性试验站,下设73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50名专家教授担任“盟主”。不仅如此,安徽农业大学300多名中青年学者,以及来自各县区的300多名基层农技员,也成为产业联盟的生力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

  借力这一东风,安徽农业大学的“盟主”们穿梭于田间地头,成为希望田野上的科技使者,为乡村产业振兴插上“科技之翼”。

  困局

  “全科医生”难医“专科疾病”,传统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效益衰减

  张守林是定远县的“老农技”,1986年参加工作。起初十几年,各家各户种的都是小麦、水稻。张守林苦练技能,从育种、耕种到病虫害防治,挨个研究遍,凭着这些本事走家串户服务农民。

  可近些年,身边大户有的不用农药搞生态种植,有的转型搞花卉苗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张守林越来越心慌,“农业这个大类五花八门,有所专长就不错,哪能个个精通?”

  相当长一段时间,张守林从农技员变成了“信息员”:张三遇到技术难题来问,他就去问发展同样产业的李四。要是找不到合适的李四,他也没辙。

  “县里的农技员有些不顶用了。”定远县乐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陈树杨有亲身体会。2011年,他尝试种植20亩小甜瓜,到了挂果的时节就是不结瓜。

  老陈向县农技员请教,问了一圈才找到一个懂行的,按他说的方法做了,第二年却结出了畸形瓜。

  他找农技员质问,哪知对方也蒙了:西瓜种植都是这个法子,肥料营养跟上,保证主藤蔓生长结瓜,难道不一回事儿?

  原来,农技员把西瓜种植的法子,套用过来教种甜瓜,但实际上南辕北辙。无奈之下,老陈清理了甜瓜地,改种自己擅长的蔬菜。

  张守林也无奈,全县农技员中只有一人是蔬菜瓜果专业毕业,没干多久还辞了职。农技推广队伍多年不进新人,109人中35岁以下的不到10人,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更新缓慢。

  “这背后反映了服务人员全科化与经营主体需求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承祥说,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下,农业生产门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种植业的多样化给农业科技人员带来新挑战,基层农技员本身素质能力上不去,就出现了“全科医生”医不好“专科疾病”的现象。

  张承祥曾带队到安徽十余个县区调查,发现有些县区农技员最年轻的也在40岁以上。某县一个干了20多年的农技员,竟没到省城参加过一次培训,“20年!知识更迭的速度超乎想象,下面却仍原地踏步。”

  基层农技水平原地踏步,可县区农业转型的需求却迫在眉睫。

  以定远县、临泉县为例:定远县水稻种植面积约150万亩,由于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全年降水不均,旱涝灾害频仍,这里水稻收成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歉收、绝收经常发生;临泉县201万农业人口,守着约170万亩耕地,产业结构单一,用县委书记邓真晓的话说就是“千里沃野,只种小麦”,附加值低,挣不到钱。

  结构单一,大而不优,两个县为何不转型?

  定远县县长邹军直言,农技服务跟不上。就像是推翻了的“多米诺骨牌”:大户发展只能自己摸索,农业规模化的步伐就会减慢;小户转型缺少大户示范,地方调整产业结构“喊破嗓子”,却难见成效。

  就在前几年,张守林还在坚持着传统农技推广“一家一户”的服务模式,上门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送到每家每户。可他发现,这种工作方式的成效越来越小,“服务大户帮不上忙,小户推广得再多,对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作用也不大。”

  2012年,科技部、教育部推出“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首批在全国选择10所高校设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旨在探索高校参与农技推广的新型服务模式。作为试点高校之一,安徽农业大学以校县合作的形式,建立起“一站一盟一中心”的农技推广模式。

  安徽农业大学先后在全省主要农区建设了8个农业综合试验站,每个试验站有约500亩试验基地。产业联盟专家在这里试验育种、栽培等,成熟后再向周边推开。依托8个试验站,设立73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每个产业联盟由1名学校专家出任首席专家,配备8至10人的专家团队;现代农技合作推广服务中心则是校县联合成立的合作办事机构,承担技术推广的组织协调、服务保障工作。

  新路

  从单兵作战到团队攻坚,从“一家一户”到“1 1 N”,每有难题,团队联合攻关、精细作业

  2015年,安徽农业大学与定远县签订校县合作协议,在当地建立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下设蔬菜、杂粮、水产等9个联盟。

  产业联盟来了,有啥不一样?陈树杨也犯过嘀咕,“谁知道,会不会又是花架子!”

  这也难怪,几年下来,老陈全靠自己摸索,把自家合作社打理得像模像样:从一开始的大白菜,到草莓、西瓜、西蓝花,种植品种越来越多。游客冬春季采摘草莓,夏季采摘西瓜,收益是市场价的2倍。

  “你这采摘园,没啥意思!”去年,蔬菜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安徽农大副教授徐文娟,来老陈这儿转了一圈,却给了个差评,“就只有草莓、西瓜,采摘品种太少,哪能吸引游客?5到6月,草莓下市,9到11月,西瓜下市,一年里5个月空档期,采摘园不就成了摆设?”

  “我故意空下来的。”老陈也是行家,他和徐文娟争辩,连年种草莓,土壤就会出现次生盐渍化,病害率就增高,利用空档期旋土、消毒,虽空了一季,但冬天草莓采摘不受影响。

  徐文娟笑了笑,回去和团队商量了几天,拿出详细方案,又跑来游说陈树杨。

  老陈将信将疑,只搞了5亩试验田。

  收获期一到,老陈眼角都笑出了褶:西瓜、水果黄瓜、樱桃番茄,品种增加,而且采摘期长。“都是专家引来的品种,拿水果黄瓜来说,又脆又甜,每天6点起早采摘一批,不到下午就卖光了,普通黄瓜1斤2元,我们能卖4元。”

  按联盟专家的法子,陈树杨在一些大棚试种水蕹菜。水蕹菜生长在覆盖地面3到5厘米的水层下,阴水环境缺氧,一些微生物、细菌无法生存,同时土壤盐分被水翻洗冲走,既能解决土壤盐渍化、病害等问题,还能产生收益,“一亩田能产6000斤水蕹菜,每斤最低0.5元,每亩能收入3000元。”

  “联盟专家,有本事!”这回陈树杨服了,他把徐文娟称为“问不倒”,试种期间有问必答,答则见效。

  “哪有那么神!”一听这称呼,徐文娟边笑边揭秘,其实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徐文娟领衔的蔬菜产业联盟,有4名安徽农业大学的校内专家。每有难题,团队联合攻关、精细作业。以老陈的试验田为例:甘德芳负责引进她培育的樱桃番茄等品种;陈友根调控大棚环境下适合品种生长的温度、湿度;徐强拿出种植水蕹菜的方案,解决土壤盐渍问题。

  这种产业联盟农技推广的模式,让张守林感受到了变化:过去自己做农技推广,是单兵作战,现在的产业联盟就像是一个集团军,侦察兵、炮兵、步兵、空军,联合攻城拔寨。

责任编辑:苗馨文(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