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彝家搬下山,喜做“水田族”

发稿时间:2019-07-12 09:29:14 来源: 新华网

  世代居住在大凉山高海拔山区的彝族人,如今成千上万地搬迁到了安宁河谷一带,成为“水田族”。他们在脱贫路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水田族”是居住在山上的彝族村民对那些迁到河谷地带居住的彝族人的称呼,指他们学种水田。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月华乡宁乐村有1400多“水田族”人,吉克伍合是其中之一。吉克伍合一家是11年前从喜德县海拔2700米的高山上搬迁到这里的,从本地一户去了城里定居的居民那里买下一个小院。

  说到搬迁的原因,他说,除了山下生产条件好,更主要的还是为了4个娃儿读书。住在山上,娃儿上学每天来回要走4个小时。过去因为上学的路很远,很多彝族娃儿辍学。他下决心要让娃儿读上书,就迁到了西昌市。老大大学毕业后在西昌城里教小学,最小的女娃儿也高中毕业了,在城里打工。

  纵贯凉山州中部的安宁河发源于冕宁县境内,流经西昌、德昌等市县,在攀枝花市的米易县汇入雅砻江,全长337公里。狭长的安宁河谷经济条件优越,是四川第二大平原,但它面积较小,河谷在凉山州的部分不到1000平方公里。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就有彝族农民自发地下山定居。

  从吉克伍合身上,可以看到“水田族”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他租种2亩水田、2亩旱地,不但很快告别了贫困,而且告别了山上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在山上,他家种了20多亩旱地,主要种植土豆和玉米,劳动强度大。他说,山下种一亩地,抵得山上种10亩。

  以前他家与多数彝族人家一样,住房矮小,没有窗户,牛、羊、人混居。他说,彝族人的生活习惯、住房特点是高寒山区的条件决定的。建筑材料很难上山,只能用泥土筑墙。冬季漫长,风大,干冷,严重缺水,家家室内都有一个火塘,用于烧柴做饭取暖。裹着“察尔瓦”(彝族披毡)蹲坐在火塘边,是山区彝族群众过冬的方式。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当地倡导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近年来,他的老家在积极推行“板凳工程”和“六洗工程”,即不坐地上坐板凳,洗脸、洗手、洗澡、洗脚、洗衣服、洗被子,越来越多的彝族群众开始养成文明生活习惯。

  吉克伍合在宁乐村的家现在完全用不上火塘了,做饭用电和气,洗衣有洗衣机。有了水,他把自己和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宁乐村有289户自发搬迁户,分别来自大凉山的喜德、昭觉、布拖、美姑、金阳、越西等县的高寒山区。该村农户正在有组织地利用山坡地发展桑葚产业。

  米易县民族宗教局的牧古布且从事彝族史研究,在小学二年级时全家迁到山下,他上了大学。他说,历史上彝族人习惯居住到人烟稀少的高山上。

  凉山因“群峰嵯峨,四时多寒”而得名。“彝族人长期生活在大山中,封闭的环境使他们容易失去与外面的联系。”牧古布且说,“改革开放让千千万万彝族人走出了大山,思想观念、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水田族”全新的生活,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山上的彝族人。最近十多年,迁到河谷或二半山的人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自主搬迁户”。

  喜德县是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目前已自发迁出农户7420户、3万多人,加上政府所建扶贫安置点安置的人口,高山上很多人已经搬离原住地。地处海拔2200米以上的热柯依达乡有户籍人口3400多人,现在只有700多人还住在山上。

  移民搬迁是凉山州政府脱贫攻坚计划的重要内容,按照要求,海拔2500米以上的贫困家庭都是移民搬迁的范围。

  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和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凉山州已有17万多彝族人自发迁出了原住地,仅搬迁到西昌市的就超过11万人。为了满足迁入移民的子女教育需求,西昌市最大限度挖掘教育资源,在部分移民集中居住区开办了学校。

  西昌市川兴镇新农村聚居点在改革开放前是一所中学的农场,现在居住着150多户彝族农民。十五年前这里建了一所小学,现有600多名彝族孩子。教学楼的墙上,醒目地挂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横幅。

  阿尔金山是这所学校的年轻教师,从小就在这个聚居点里长大,在这里读小学,前年大学毕业。他告诉记者,他们这个小聚居点已考出30多名大学生。“彝族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真是前所未有。”他说。

  喜德县扶贫开发局负责人认为,大量自发搬迁户表现了彝族人脱贫的强大内生动力,有利于提高凉山整体脱贫的速度和效率。

  对于没有能力自发搬迁的高山贫困户,则由政府集中安置到聚居点。喜德县即将竣工的甘哈觉莫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位于县城边缘,是凉山州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点,共建楼63栋,计划安置贫困户1409户7097人。

  彝族群众大量迁出高寒山区,他们也迎来了新生活。

  (记者黄卧云 王毅)

责任编辑: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