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90后选调生用镜头与文字去触碰抗疫一线的温度

发稿时间:2020-03-10 11:02:00 来源: 中国江苏网

  撰写、修改的新闻稿件共计30余篇,有两篇长篇人物专稿经溧水区委宣传部推荐刊登在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对2019届南京选调生、石湫街道宣传办工作人员李逸飞来说,抗疫期间坚守新闻战线,让他飞速的成长起来,这些作品成了他成长为合格“新闻人”的证明。 

  用实践追求事实 在一线发现鲜活的故事 

  对新闻事实的追求来源于大学时代的写作课堂,但最深刻的记忆源自居家隔离期间的专题写作。“那是我第一次写专题稿,领导突然布置下来写大数据。为保证信息准确,我首先就是问,问到概念清楚为止。”李逸飞第一时间联系了石湫网格办负责人,“边问边记,累积下来也记了好几页纸,算是对大数据有一个初步了解。”“光知道概念还不够,还要寻求最契合的报道方式。”网络上关于大数据的新闻报道他基本上都看了一遍,就连几百字的简讯也没放过。丰富的阅读让他对报道视角的切入、文风的选择及素材的平衡过渡有了明确思路,在写作前他又与大数据中心进行对接,才最终动笔,这篇稿件后来被学习强国采用。 

  信息的精准架构起了真实的筋骨,那么身赴一线的勇气则赋予了他新闻写作有血有肉的鲜活色彩。在石湫卫生院隔离解除首日,李逸飞去现场第一时间专访。“疫情爬坡期人心惶惶,很多人不敢靠近医院,但要想深入了解医护人员状态,就必须实地感受。”李逸飞与院长、医护人员展开了详细对话,对无法到场的医护人员进行了电话采访。他专门进入医生宿舍,现场查看了医院的吃住、工作条件,对被隔离期间的医院运转情况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调查。在采访此前被隔离的女医生时,谈到隔离期被外界流言所困扰的痛苦,年轻的女医生一度落泪。这些看到了解到的东西,让他的作品丰满鲜活。报道刊发当晚,他收到了女医生的短信:“谢谢你。” 

  迎难而上再学习 在追根溯源中看到闪光点 

  李逸飞的新闻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刚进入宣传办时,由于报道经验不足,所以初期稿件仅限于对事实的单一报道上,导致新闻质量乏善可陈,让他一度对自己产生怀疑。压力倒逼着他从头开始学习。“每天下班坚持看新闻报道,自己专门买书钻研,每天晚上坚持做笔记。”从《半月谈》到《学习强国》,从《澎湃新闻》到《南方人物周刊》,优质稿件的滋养也让他逐渐摸清了新闻写作的规律,“优质新闻总是会关注细节,细节中往往蕴藏着真感情。” 

  对细节的聚焦关注也让他的作品开始呈现出饱满的新闻肌理。2月南京下雪,特殊气候为抗疫报道带来了素材,媒体稿件层出不穷,此时李逸飞正努力寻找突破点。他曾读过介绍武汉医护人员的长篇通讯,文章在医护人员的家庭层面着墨较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他决定从一线人员家庭状态切入。他联系到了在雪夜驻守一线卡口的杨绍国。“在采访杨绍国过程中,我一直试图解答的是,坚守背后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家庭对他起到了何种影响?”杨绍国父亲是同心村村长,由于父亲年迈,杨绍国替父出征。“父子情”成为李逸飞报道的基点,他从父亲送别杨绍国离家场景写起,“父亲只在门口望着,沉默挥了挥手。”生活化的场景为整篇报道赋予了浓浓的人情味。 

  在采访上方村始终不愿意参与志愿者合照的女大学生张慧时,李逸飞依旧选择了带着问题导向介入。通过与其他志愿者、张慧母亲的频繁交谈得知,张慧不愿意合影的一个重要原因源自于“不求回报”的家庭观念的深刻影响,这也让李逸飞形成了清晰的采写框架——从张慧的家庭视角展开,以张慧一家无私的奉献行为为缩影,捕捉志愿者群体最珍贵、最动人的精神。 

  如今,作为一名在宣传战线上以笔为舟、以镜为楫的选调生,李逸飞在战疫的特殊时期,通过与群众日渐频繁的接触中快速成长。凭着对新闻工作的执着热爱,他被文联的老师们推荐加入到了溧水网络作家协会,在更广阔的媒体平台上书写成长故事。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