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李玛琳委员:建议国家层面健全完善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制度

发稿时间:2023-03-10 14:1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云南省委会主委,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李玛琳建议国家层面健全完善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制度。

  她认为,国家统计局于2019年3月颁布实施了《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国家统计局令第26号),分类范围包括11个大类、37个中类、71个小类,涉及178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所占比重约12.8%)。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区)体育部门根据地方体育产业发展实际,联合本地统计等部门定期开展行业系数专项调查,确定体育产业与关联行业的剥离系数,每年依据剥离系数核算关联行业体育产业部分的产值和增加值并纳入体育产业统计数据。

  但是,一方面受限于现行的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制度,只有行业代码属于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产业活动单位才能纳入体育产业统计范围,导致兼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建筑业单位、兼营体育鞋服等运动装备制造的制造业单位、兼营体育旅游等复合业务的其他服务业单位所贡献的产值和增加值未纳入体育产业统计范围。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在国家层面缺乏统一要求,没有一套完整规范、切实可行的统计指标体系,导致各省(市、区)体育产业统计各自为政,执行的体育产业统计调查方法不尽相同,统计口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导致现行的体育产业统计调查结果,不仅未能准确反映各省区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而且数据合计数与全国体育产业调查数据也存在明显偏差,未能全面反映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全貌和趋势。因此,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健全完善的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势在必行。

  她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体育、统计、市场监管、税务等多部门协同的联合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统计流程,建立完善各有关部门与体育部门、统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数字资源共享渠道,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持续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

  同时,她建议从国家层面健全完善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办法,完善体育产业分类,尽快制定体育消费分类、体育产业关联行业的剥离系数、体育项目目录及产业统计、体育赛事活动效益评估等统计标准,探索建立体育卫星账户制度。正视涉体企业大多以兼营为主的现状,从国家层面统一兼营企业涉体部分的统计方法细则。从供给端、消费端、固定资产投资端等多维度健全体育产业统计体系。

  针对近期部分地区调整了关于中小学生体育考试方面的政策这一问题,李玛琳认为,今年2月27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疫情形势下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目的是为了落实《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和《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等相关要求,切实做好当前疫情形势下学校体育工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通知》明确了在当前疫情形势下,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稳妥有序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目前,宁夏、江苏、广东、贵州等省市已调整了2023年体育考试项目、测试方式和赋分方式,引起社会讨论。

  李玛琳认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在多数国人健康素养与体育素养普遍不足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体育考试“指挥棒”作用,通过体育考试调动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是必要的,而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通过政策手段调整体育考试内容、方式也是必要的。在政策执行上,决不能因噎废食,要科学应对,认真组织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等领域专家进行综合研判评估,广泛征求并听取学校、学生、家长、教师等群体意见,及时向社会公布,回应社会关切。

  她表示,帮助中小学生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除了持续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良好环境之外,还要重点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对此,她建议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识。同时要“五育并举”培育积极心理品质。

  此外,还要强化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加强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心理危机干预,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落实场地和经费保障,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推动心理辅导室建设,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