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一个水源地小山村的“突围之路”

发稿时间:2024-05-24 13:35:00 来源: 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最近,大桥村里来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外国友人,这个消息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一带传开,顿时成了“小镇头条”。这次国际交流活动的牵头者之一,正是大桥村的返乡创业带头人周静波。3年前回村,创建了“科创中国”东南沿海特色油菜高产高质的产业服务团,不仅带动起当地经济,还把直播产业生态链搬了进来,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

  方圆十里的人都惊奇不已,除了小山村引来国际目光这一事件本身,更多缘于大桥村这几年的巨变。过去的大桥村,是出了名的“是非多”,因为不够团结、不讲奉献,村里哪怕是立根电线杆,很多百姓都要敲竹杠。村干部想干事,却举步维艰,开个村民代表大会,却如同菜市场一般热闹。

  再看村里的“钱袋子”,收支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因为地处绍兴“大水缸”小舜江的源头之一,村里全域都属水源保护区,限制工业经济发展,捧着绿水青山,却难变金山银山,仿佛也被捆住了手脚。年纪尚轻的还能劳动转移,留在村里的何去何从,怎样在家门口增收,成了迫在眉睫的必解课题。

  胡建明与黄钢强就是此档口上,于2017年从企业老板变身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拿到账簿后发现,村里尚有120万元的欠账。在这两人看来,村子里缺的并非资源,而是劲头,关键要让党员干部一条心。因此,烧的第一把“火”就是聚人心:成立参事会,实行整村大扫除。年轻党员先带头,男女老少一起上,光一天就清出73车垃圾。

  从环境整治入手为一计,村里又建立周会制,实行“村务分片区、干部明责任、事情摊着做、村民来旁听、工作必留痕”,对重点村务逐一汇报销号,让所做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同时,村委开起了茶室,乡里乡亲有“疙瘩”,都可到此来调解,接着还办起“村报”,大事小事,打开天窗说亮话。

  随着环境变好,人心向齐,第二把“火”便是发展课题。在大桥村现任党总支书记黄钢强看来,治理与发展必须互促互进,关系捋顺了能为发展创造更为便利条件,借助发展则让大家更有切实的获得感,反过来推动乡村治理,从而实现相辅相成。

  发展何种产业?在村里的感召下,“85后”尉建亢返乡,与村“两委”商定后的方案是:“一桌土菜”。山区土地本就巴掌大小,还七零八碎,按照常规经营模式,很难有效益。但倘若进行组织化创新,由企业负责生产安排、标准制定、统一收购,村集体负责组织地块、劳力,并盘活闲置空间用于分拣、包装等,农户只需依单种植即可。水源地有着好山好水,再加上倡导不用农药、不施化肥、不种反季菜,正契合现在的绿色健康理念,看似“发展枷锁”的短板,反倒成就“一桌土菜”的品牌“护城河”。

  这条路还真走得通。“企业+村社+农户”,按照各自28%、20%和52%的收益分成,如今,“一桌土菜”签约了232户农户,去年销售额达600多万元,带动户均增收1.5万元。记者采访时,79岁的村民陶秀娟正在地头除草,她种了两亩多地,芋艿、茄子、玉米、生菜、丝瓜等等,五花八门,去年光靠卖菜,净收入就有1万多元。

  除了把这些原生态的蔬菜卖到城里去,反过来也积攒了口碑,带回了人气,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大桥村因势利导,布置了几个沉浸式的“一桌土菜”体验点,动员家里宽敞些的,厨艺不错的“娘子军”烹饪地道农家菜。当然,她们也可以到客户家上门烧菜,成为“当当嗯娘”,150元一次,也算家门口不错的额外收入。

  返乡能人带回了资金、项目、创意,还有人才。现在,村里落地菌菇种植、音乐咖啡、彩虹谷等10多个项目,创建了绍兴市级的乡村人才创业园。去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22.7万元,同比增长超20%。

  眼下,第三把“火”也已点燃,那就是抱团共富。通过党建联建,大桥村与周边10多个村共筑“大桥共富片区”。这些大多都地处水源保护区,过去有着同样的发展困境,大桥村无疑为彼此突围找到一条新路。实际上,毕竟一村资源有限,黄钢强也希望打破村与村之间的行政疆域,立足发展共同打通“两山”转化渠道。

  不久后,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5亩的“一桌土菜”共富研发中心,即将在与大桥村毗邻的车头村掀开盖头,续写共富新文章。一方山村,正涌出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