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90后回村创业记

发稿时间:2024-05-25 09:15:00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吴喜荣,你去哪儿啦?快点来村口,等你一块儿办住院报销呢……”大圪垯村的“大喇叭”里,一声地道的张北方言正在嘹亮地喊寻村民,让人仿佛看到电影《手机》里的经典画面。循声望去,却是一位职业经理人装扮的现代青年女性。

  这位90后大学生村官叫李丽娟,回乡创业4年来,担任村书记的时间就有3年。谈到为何回乡创业又为何担任村干部时,李丽娟谈到,“没有乡村振兴,我可能不会选择回来;有了乡村振兴,才给了我接手村书记的底气。”

  李丽娟与村民们在一起。

  自己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福

  李丽娟所在的大圪垯村,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台路沟乡,距县城12公里,曾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全村虽有户籍人口210户,最少时常住人口只有40多户。“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差不多就是七个人八颗牙的样子。房子破、道路烂,除了种点土豆、莜麦,收入很少,大多数人没法子只能出去打工。”73岁的村民李秀青回忆道。

  脱贫攻坚以前,像大圪垯村这样的情况,在张家口市十分普遍。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张家口市的脱贫工作任务艰巨。全市19个县区中,包括张北县在内的11个县区是国定贫困县,其中深度贫困县5个,数量占全省深度贫困县区的1/2。

  2020年2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经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批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13个县和涿鹿县赵家蓬区退出贫困县,标志着河北省的贫困县全部“摘帽”。也是在这一年,李丽娟选择回乡创业。

  “我在村里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外地求学”,李丽娟讲道。2015年,她从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就和爱人一起在四川成都、北京等地从事文旅工作。其间,小两口多次萌生把民宿产业带回家乡的想法。“我们村虽然条件差,但离草原天路西线只有5公里。每年夏天游客特别多,把民宿开到自己的家乡,应该会发展得很好。”

  张家口草原天路景色秀美。

  事实上,早在李丽娟“打草原天路主意”之前,张家口市已有相关规划,谋划把草原天路这条游客的“网红路”,变成村民的“致富路”。近年来,全市积极推行“交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已累计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62.2公里,用交通支撑群众提振致富信心,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比如张北县为最大限度发挥草原天路带动作用,先后建成了51条草原天路连接线,其中国省干道连接线2条、主要县乡道连接线5条、乡村道路连接线44条。依靠草原天路,张北乡村旅游覆盖了全县16个乡镇、85个行政村,其中包括35个贫困村,惠及1万多户农民,从业人员达到3万余人。

  张家口市的一些乡村振兴举措,给了李丽娟充足的信心。2020年初,李丽娟小两口多方筹措40万元资金,开始回乡创业,将一座老旧民居改造成了一座高端民宿。

  “刚开始时,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不看好。”李丽娟介绍,当时有人觉得民宿不挨着草原天路不方便,有人觉得村里已经有了农家乐没必要再搞民宿,有人觉得收费高没客源。民宿从开工建设到两个月后运营,效果让当初持反对意见的人大为吃惊。一位村民对当时的火爆场景印象深刻,“那时候,她们院门口停满了车,每天都住得满满的。”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村民们眼热李丽娟创业成功的同时,乡里也盯上了这位返乡的大学生。为了让李丽娟带动更多村民致富,2021年4月,村里换届改选前夕,台路沟乡党委和前任村书记都来做李丽娟的工作,希望她能参加竞选。

  “当时可把我吓坏了。印象里村书记都是很有威望的长辈,我这么年轻,哪能做得了?而且自家民宿刚开张,能不能带动村民致富也没多大底气呀。”李丽娟坦言当时充满顾虑。

  大圪垯村的高端民宿。

  一番斟酌过后,回报家乡的情结和带领村民们致富的愿望,让她坚定了参加竞选的信心。“包括在村里的这段时间,我详细了解了市里和县里对草原天路的规划,也给了我充足的信心。”李丽娟深情地介绍道,“现在的村委会,就是我上小学时的教室。以前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现在既然回来了,当然希望能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

  自己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福。民宿的高回报,以及李丽娟身上的闯劲儿,让村民相信她是那个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的带头人。最终,李丽娟高票当选。

  从民宿经理变成村里的“一把手”,李丽娟需要考虑的事一下子多了起来。从修房、铺路、绿化、改水等人居环境改造,到建设人畜分离养殖场、统一实施屋顶光伏、打造示范民宿等项目,再到为生活困难户解决就业、收入等问题,3年多来,她一直忙着村里的发展建设。其中,大圪垯村受益最多的,还是依托草原天路发展的文旅产业。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也让村集体收入增加了不少。

  在李丽娟的带动下,村里已有多家农家乐做了现代化的装修,拥有42间客房的星空民宿也在2023年8月份投入运营。依靠草原天路的游客,2023年,大圪垯村全村旅游产业年营业额达3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

  政府帮促实,群众获得也实

  五一假期,张北迎来了旅游小旺季。在大圪垯村,由张家口市文旅投资集团投资60 万元兴建的民宿开门迎客。这几天,李丽娟正忙着接待到村里住宿的游客。“村里能接待的游客变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就更多了。”李丽娟高兴地说。

  不止大圪垯村,在张家口市,草原天路对于乡村振兴的带动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2019年8月,起自张承界、止于冀蒙界,全长约323.9公里的草原天路全线实现贯通,辐射范围达到赤城、张北、崇礼、沽源、万全、尚义6个县区,是之前开通线路长度的2.5倍。随着当地草原天路旅游品牌日益响亮,张家口市全域通过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草原天路上招揽游客骑马,成为沿线村民新的增收方式。

  从2023年开始,草原天路沿线的改造提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张家口市文旅局二级调研员翟玉峰介绍,主要措施包括修复损毁路面、重新铺设沥青,沿途驿站改造提升,兴建停车场、卫生间和购物场所等,同时正在重点打造线路上的几大景区。“2023年,草原天路游客接待量达到300多万人次,是张家口市接待游客最多的一条线路。”翟玉峰讲道,草原天路正在变成张家口市的一条富民路、生态路、产业路,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新风景。

  通过文旅助力乡村振兴,是张家口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以来,张家口市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与筹办冬奥会、建成“首都两区”、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等国家大事融合推进,采取投入帮扶资金、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落实脱贫人口医保参保资助资金等举措,持续守住了脱贫人口零返贫、零致贫的底线。

  与此同时,当地还致力于打造蔬菜、马铃薯、高端乳品等10个绿色农牧产业集群,新建、改造提升现代示范农场100家,推进百亿级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等,推动乡村产业规模化发展、全链条升级,让农民务工就业嵌入产业链条,分享发展红利。2021年、2022年,张家口市在国家和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中连续两年进入“好”的等次。

  村民搬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乡村振兴的这些措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带来的变化就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许。”李丽娟介绍,成为村书记后,她也成了乡村振兴的一分子。“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是各级干部实实在在落实国家利民政策干出来的。”对她来说,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干部作风的变化。

  “现在我也当了一名村干部,从接触到的情况看,干部的作风真是大不一样,他们更加务实、更加亲民。”李丽娟兴奋地讲道,张家口全市上下对乡村振兴工作都非常重视,都在尽心尽力给村里办实事。“市、县领导都来村里调研过,县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给过很多扶持,乡领导更是把村里的事放在心上,主动帮我们到市文旅投资集团等单位争取资金。”李丽娟介绍,这些年上级政府仅项目资金就为大圪垯村投入了800多万元,村里硬化道路3.2公里,铺设便道砖5500平方米,新建了一口饮水机井,铺设了供水管道,还打通了草原天路的直达小环线,大大缩短了到鸡冠山景区的通行时间,给村里带来了很多游客。

  干部作风好,“网红”才能变“长红”

  在张家口市纪委,党风室同志介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脱贫攻坚的延续,是为农民而兴。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政策和乡村振兴措施落地落实。张家口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把加强乡村振兴监督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嵌入式、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市县乡同频共振,一竿子插到底,确保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2023年5月6日,一起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引起了张北县纪委监委的高度重视。张北县农牧局原副局长戴福利用职务之便,多次向养殖户收受贿赂、索要贿赂。张北县纪委监委迅速开展核查,掌握相关证据后,依法对戴福采取留置措施,随即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虽然老百姓和基层干部感受到了变化,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气歇歇脚。”张家口市纪委党风室同志谈道,从近年来查处情况看,乡村振兴领域违纪违法问题频发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农村干部肆意吃拿卡要、截留挪用、雁过拔毛等问题明显减少。“但仍有不收敛不收手现象,以及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提醒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康保县寄宿制学校学生在吃晚餐。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须臾离不开干部作风支撑。为夯实这个基础,张家口市纪委监委一手抓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一手抓从严执纪、密集通报,营造震慑常在氛围。2023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按照“小切口导入、办案式推进、常态化通报”工作思路,以惠农资金和项目建设切入,坚持惠农资金补贴发放和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建设“双线治理”,监督检查和村级巡察“双效同步”,信访举报和群众参与“双向深挖”,发现问题和查办案件“双轮驱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双重保障”。在一年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系统性治理”工作理念,出台一严到底促落实四项监督机制,坚决把严的要求一贯到底,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承担起职能职责,把乡村振兴重大决策一项一项落实到位。

  审查调查是最有力的监督,查办案件是最有效的震慑。随着监督执纪反腐力度的加大,一批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浮出水面。与此同时,市纪委监委坚持把以案说纪作为最生动的纪律作风教育,定期筛选典型案例,官网官微多平台、多口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让违纪违法者受到惩戒、感到震撼,让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三思而行。与此同时,以乡村振兴为题材,编排演出《金戒指》《人情债》《书记父子》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化作品,廉洁教育春风化雨入脑入心。

  “要强化担当意识,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决摒弃敷衍应付思想,以强烈的革命精神发现问题、推动发展。”张家口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2023年以来,张家口市委相继部署开展“找问题、找差距、找短板”和“争一流、当冠军”活动,推动干部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干部作风问题,牵头开展“坚决纠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激励党员干部主动为”监督工作,大力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

  “没干村书记之前,我对这方面没有特别在意,真干起来才发现确实难。国家和地方给农村投入这么多资金,一年到头过手多少钱啊。”李丽娟讲道,县里乡里帮忙的时候是真帮,狠起来也是真狠。这几年里,当她听到周边其他乡村干部出事,自己虽然不理解为啥这些人还要拿老百姓的钱,但也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风险和责任。

  “老百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乡村振兴的钱一厘也不能碰。”采访中,张家口市纪委常委毕小健介绍,针对乡村振兴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张家口市纪委监委坚持有一起查一起,有一个抓一个,依规依纪依法顶格处理,就是为了释放越往后越严的信号。“别看就这么一条草原天路,多少老百姓指着这个吃饭,多少农村盼着通过这个致富呢。任何时候搞监督一阵风,都有可能导致致富一场梦。只有一锤接一锤地坚持下去,才能真正把‘网红’变成‘长红’,把乡村振兴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4年第10期,作者:亢春宁 原晓红)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