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磁铁支部”聚力“五强书记”领航

发稿时间:2024-06-21 14:28:00 来源: 农民日报

宜都市王家畈镇横冲村打造的百亩牡丹花基地。都轩 摄

  王家畈镇横冲村的村民通过鲜花种植鼓了腰包,高坝洲镇天平山村的人居环境实现大变样,陆城街道清江社区的老城区焕发新容颜……在湖北省宜都市,多个乡村、社区面貌的焕然一新,都离不开党建领航。作为全国百强县市,宜都市在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中,持续擦亮“磁铁支部”“五强书记”党建品牌,凝聚党员干部力量,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围绕“党性强、服务强、带富强、理事强、自律强”标准,当好基层发展“头雁”,领航乡村振兴路。

  书记带头干 “花经济”富民

  “横冲村种植的牡丹花俏销云南花卉市场。”近日,一则令人喜悦的消息在横冲村村民之间传开。一个过去以种庄稼为主的偏远乡村,缘何与花卉大省云南结了“花缘”?“因为村党总支书记吴界的组织带动,我们才能走上种花致富这条路。”横冲村村民王海感慨地说道。

  58岁的吴界在横冲村“当家”已近20年。看到村里有人种植鲜花致富后,吴界便开始筹划将花卉产业扩展到全村,并带领村“两委”前往多个花卉种植大省考察,逐渐摸清了村里花卉产业的发展思路。在吴界的主导下,横冲村百亩鲜花基地很快就初具雏形。目前,基地主要种植市场需求量大的牡丹、芍药品种,其中村集体利用闲置土地种植50亩,村民零散发展50亩。

  “牡丹全身都是宝,鲜花可卖钱,花籽可榨油,花根还可当作药材出售,亩产值可达5000元左右。百亩鲜花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及村民增收50万元以上。”吴界介绍。如今,在鲜花种植等特色产业辐射下,横冲村实现户户有产业、家家有收入,村集体经济日益发展壮大。

  班子一条心 “后进村”蝶变

  濒临美丽清江的天平山村,以前是人居环境较差的“后进村”。2017年,许长平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在他看来,只有干群一心,才能推动村庄蝶变。

  “我家门前有条臭水沟,村里能否治理下?”“能否帮我家的菜园里铺点砖,下雨时,一摘菜全是泥”……为了改变村庄环境,许长平号召全村党员干部召开“屋场会”。会上,群众纷纷“点单”,对村党员干部提出一条条细致的工作要求和建议。

  “群众意见要悉心接纳,要齐心协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富美天平山村。”村“两委”班子会议上,许长平说。村“两委”梳理群众意见后,初步制定了全村环境整治方案。最终,在宜都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及本地“土专家”共同“把脉”下,形成一份符合本村特点的改造设计方案,获得全村一致通过后,方案便很快付诸实施。环境整治过程中,村民踊跃参与,纷纷捐出家里的坛坛罐罐、石碾、石磨等“老古董”,经村里的能工巧匠精心打造后,成为扮靓村庄的点睛之笔,让古色古香又不失现代韵味的村庄景象由图纸变为现实。

  如今,在党建引领下,天平山村实现了天然气入户、道路亮化、入户道路硬化、组级道路黑化、房前屋后美化“五个全覆盖”。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村中同步引进了清江鲟鱼谷等特色产业项目,实现特色养殖、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

  干部沉下去 打通“肠梗阻”

  清江社区位于宜都市老城区,过去,社区内老旧小区多、房屋违建现象严重,基层治理难度较大。2022年,宜都市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决定对清江社区内6个老旧小区进行连片改造,合并建立一个全新的花园式小区。

  作为改造项目的协调负责人,清江社区党委书记刘志雄带领社区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征求居民意见、宣传政策,助力项目推进。在社区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新的江家大堰小区顺利建成。如今,小区居民的活动空间更加宽敞,公共休闲设施增多,停车位由原来的60个增加到120个,改造工作得到居民们的一致认可。

  乱搭乱建问题是影响宜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肠梗阻”。为全面推进拆违工作,刘志雄带领社区党员干部走访群众,打“政策牌”“感情牌”,消除社区居民心中的顾虑。近几年,清江社区改造老旧小区40余个,拆除违建3万余平方米,让老城区旧貌换新颜。

  宜都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横冲村、天平山村党总支是宜都市命名表扬的“磁铁支部”,吴界、许长平、刘志雄是宜都市选树的“五强书记”,他们是宜都市党支部、支部书记中的典型代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在宜都市,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一大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党支部书记和带头人,正带领群众走在振兴路上,让乡村焕发出蓬勃生机。(黎文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乐明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