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浙江义乌市:多元“造血” 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发稿时间:2024-07-14 13:15:00 来源: 农民日报

  村子里,特色农业产业风生水起;直播间内,农产品顺着一根网线“走向”更多人的餐桌;夜市里,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盛夏时节,浙江义乌市农村处处散发着产业勃兴的活力。

  这活力,源于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近年来,义乌市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重点,党建引领、因村施策、盘活资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集体经济造血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义乌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自2017年实施第一轮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从9.04亿元提高至14.99亿元。

  义乌的乡村正拔节生长……

  党建引领 “头雁”破冰前行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级班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共富优势,是义乌村集体经济成长的内在逻辑。近年来,义乌选优配强一批政治过硬、懂经营善管理、带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组织。

  “石壁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集体经济发展途径不多,要争取通过石壁村文旅、农业开发的双轮驱动,打造石壁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佛堂镇石壁村“第一书记”张杭春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农村工作有着深刻理解,在和村“两委”干部商议后,他为石壁村壮大村集体经济“量身定制”了一条路线。

  当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仅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2022年5月,义乌启动“百团结百村”共建共富行动,全市组建100个由1家机关事业单位(含国企)、1家企业、1名村“第一书记”、1名科技特派员、1名法律顾问、1名金融顾问组成的“助村帮帮团”新型帮扶团队,结对100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因村所需、尽己所能,助推强村富民。

  “‘帮帮团’建成了这么好的项目,为我们村带来了一条致富路!‘共富大棚’的启用为我们农户提供了便利,不仅减少了农户的资金投入,还提供了稳定的种植环境,让农户实现‘拎包入驻’。”上溪镇萧皇塘村党支部书记吴卫根兴奋地说。

  记者了解到,义乌市供销联社机关党支部组建“助村帮帮团”先后在上溪镇、义亭镇、赤岸镇等6个镇街15个村建设90个“共富大棚”,并无偿移交给村集体,预计每年可为所在村集体累计增收近百万元。

  因村施策 提升“造血”功能

  在义乌,“种”出来的龙虾“爬”上居民餐桌,为村集体增收的故事,口耳相传。

  暑期已至,义亭镇陇头朱村“稻虾轮作”养殖基地内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钓虾”客人。家长和孩子们有的拿着钓竿,有的举着网兜,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不断,享受着钓小龙虾的乐趣和乡村生活的惬意。

  “2022年,我们村开始在村内的稻田、池塘内尝试采用‘稻虾轮作’的方式,将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结合,让养虾、种稻两不误,实现‘一田双收’。”陇头朱村村委会副主任朱永明表示。

  陇头朱村立足本村实际和优势,通过整合村内资源,建设近600亩的“稻虾轮作”共富示范试验基地,并注册“虾满陇”小龙虾商标品牌,举办龙虾节等活动,将稻虾种养与美食餐饮、休闲垂钓等业态深度融合,以稻虾产业带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每年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

  据他介绍,陇头朱村“稻虾轮作”养殖基地的小龙虾优先供村民购买,再陆续通过农贸市场、龙虾餐馆等流入市场。今年从3月就开始捕捞,4月和5月进入捕捞高峰期,日产量可超1500斤。

  义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义乌始终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深挖各村自身优势,科学制定“一村一策”,在资源利用、资产盘活和资金使用上,积极探索多元化、差异化集体经营性收入“开源”路径,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从“外部输血”向“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2023年,义乌全市442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有216个村达100万元以上。

  延伸链条 新业态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义乌还积极鼓励村集体在符合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规划的前提下,打破第一产业限制,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等创新路径,推动农村电商、田园养生、研学科普、民宿康养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产品是刚刚上市的赤岸杨梅,酸甜可口,但产量有限,卖完就要等下一批了,来,上链接!”在赤岸镇清溪村“山里云销”中心直播间内,2名主播正在卖力“吆喝”着。

  “山里云销”是赤岸镇首个直播平台,于2022年7月上线。该直播平台利用网红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打造电商直播与传统农业创新融合的新业态。

  “目前,我们正在洽谈冷链项目,到时我们就有自己的冷链系统,也能更好地实现水果等产品的冷链运输。”清溪村党总支书记成斌说,目前,“山里云销”项目带动大学生、回乡青年200余人次参与电商实训,为26家本地名优特产品生产商打通电商销售渠道,带动电商销售累计达3000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0万元以上。

  依托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客流优势,义乌还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政策扶持等方面做“加法”,全力激活“夜市经济”,开辟村集体经济新增长点。

  “青口夜市现在共有360多个摊位,每晚有很多人从各乡镇街道及周边县市赶来,每天客流量已经猛增到3万人次。”青口夜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如今,位于青口村的青口夜市已经跃升为打卡“夜义乌”的流量之王。

  “今年,江东街道鸡鸣山‘好吃集’夜市已建成开业,目前还有廿三里街道下朱宅共富夜市等5个夜市正在建设中,预计每年产生收益600余万元。”义乌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义乌市将继续打造一批由多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共同出资入股的共富夜市,同时鼓励引导当地村民成为摊主入场经营。

  目前,义乌有50多个正在运营的夜市,其中村自主招标经营的有36个,村集体收益超8000万元,村均收益200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