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貌村容“细梳妆” 幸福光景满目新
发稿时间:2024-12-30 10:35:00 来源: 农民日报
望着门前流淌的小河蜿蜒远去,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石岭村村民王翠文又想起了以前的日子:“到河边散步?村里人都是绕着河走,污水臭味十几米外都能闻到,大家捂着鼻子跑过去……”但她话锋一转,“现在建起了污水处理设施,水清了,小鱼小虾也能看得到了,河边成了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清澈的河水从石岭村穿流而过,一时间村子里活力绽放、充满灵气:一幢幢特色岭南民居散落在绿树花丛中间,农房外墙上独具匠心的彩绘墙画与美景相得益彰,在古朴又不乏现代感的村子里,越来越多老人、孩子走出家门,与自然亲密接触……
石岭村映射出我国广袤大地上无数个正在发生“蝶变”的村庄,2024年以来,随着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走深、向实,各地持续系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一个个干净整洁、风光宜人的村庄承载起广大农民的幸福生活,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串珠成线、由点及面,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
抓重点 环境清洁生活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2024年,各地区各部门继续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方面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今年我家把旱厕改成了冲水马桶,还不耽误沤肥。”四川省宣汉县蒲江街道大垭村村民廖运联对家里的新厕所很满意,“粪便经过三格式化粪池处理,成熟的肥料直接给家里的小菜园施上了有机肥。”
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宝贡屯村的欧品发也体验到“一体化堆肥旱厕”。“这是填料箱,生物填料从这里到了便器内的堆粪桶。”欧品发向记者演示如何使用他家的新厕所,只需简单操作,生物填料便准确覆盖到堆粪桶的粪便上,既能除臭又实现了粪污变肥料。
大垭村和宝贡屯村“因户施策、分类推进、群众满意”的改厕模式是近年来全国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的缩影。这一年,各地继续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原则,科学合理选择改厕模式。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5%。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的一块“硬骨头”。
“以前家里洗菜洗碗的水只能泼到家门口的大街上,夏天一踩一脚泥。”福建省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的高启华指着家里新安装的排污管道说,如今生活污水都通过管道集中处理,家门口干净了,心情也舒畅。
记者在常口村看到,污水管网已连接到每家每户,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后统一处理。常口村根据村落地形采用“管网全量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和农灌”的技术路线,真正做到了“黑水”(粪水)“灰水”(洗涤水)应收尽收。
这一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继续分区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稳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和水平,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基本得到管控。目前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左右。
齐动员 村容村貌稳提升
青山绿水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各地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改善村容村貌。
近日,福建省永泰县富泉乡协星村村民雷大锋匆匆赶到村里的积分兑换超市,用50积分兑换了一桶食用油和一袋纸巾,乐呵呵地捧回了家。“家里的刚好用完了,攒的积分派上用场了。”对于剩下的积分,雷大锋也早有打算,“勤打扫、多参与志愿活动,攒一攒,等年底再换个大件。”
就在雷大锋盘算着换积分的时候,一场扮靓乡村颜值的行动,正在黑龙江省宝清县朝阳镇曙光村开展。铲车清除杂物、清扫积雪,清洁车转运生活垃圾、清除小广告、修复围栏……村民们在村里忙碌着。经过几日“会战”,打扫一新的曙光村房前屋后干净清爽,村路宽敞整洁。
与此同时,各地也铆足了劲儿打赢村庄清洁行动这场重要“战役”。在辽宁省黑山县,“四季风提升行动”推动全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河南省禹州市将废弃的荒宅改建成树园、游园、果园、菜园,村内硬化街道干净整洁;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各村镇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一村一策”治理模式。
这一年,各地各部门继续发动群众开展以“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沟塘、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主的村庄清洁行动,95%以上的村庄实施参与,超过90%的自然村建立了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理体系,全国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2%,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重长效 “一时美”到“时时美”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要建管并重、长效运行。
四川省梓潼县文昌镇青岭村村民仇福林家里的化粪池满了,打过电话后不久,江师傅就开着抽运车来到他家,前后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工作。临走时,江师傅还用清水将化粪池简单清理一下。仇福林对这次的抽污工作很满意。
建好更要管好,青岭村厕所的管护工作不是个例。湖北松滋市推行“点长”负责制,将全市17个乡镇(街道)分区划块,明确各区块的服务主体;云南省大理市建立洱海流域截污治污体系综合管理平台,实施排水户全覆盖排查工作;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建立“以厕养厕”的管护机制,保证乡村公厕的运营维护……这一年,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各地继续健全运行管护方式,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晚饭过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会龙山街道龙山港社区邻长朱佩兰拿起扫把,清扫起她联户片区内的卫生。“我们有空就会把‘分担区’扫一扫,保洁员只用把垃圾收走就行。”在龙山港社区的网格划分示意图上,记者看到,社区被划分成一个个小网格,并明确每个包干网格员的名字,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环境卫生不留死角。
这一年,各地继续坚持精准施策,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建立“村干部+网格员+专项整治小组”的机制,保证村内环境;辽宁省海城市将“环境整洁”纳入村规民约;山东省龙口市黄山馆镇通过村中摄像头AI技术对乱堆乱放等现象进行识别……完善的管护机制使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现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一年接着一年干,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唐旭 见习记者 鲍捷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