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老区“土特产”闯出“新名堂”

发稿时间:2025-01-01 09:55:00 来源: 农民日报

  四川,一片红色的热土,全省81个县(市、区)载满革命足迹,传承光荣革命传统。

  行走在赤水河畔的古蔺县二郎镇,河水浩浩荡荡,诉说着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英勇无畏。如今的二郎镇,不仅依酒而兴,因酒而名,更形成了独特的种养产业链。

  近年来,随着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包括古蔺县在内的多个四川老区的乡村“土特产”闯出了“新名堂”,为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蔺酒乡有“醉牛”

  清晨时分,二郎镇便弥漫着醇厚的酒香,养殖户兴奋地交流着彼此领取的酒糟数量。不一会儿,这些酒糟就被当作开胃菜送到了牛儿的食槽里。“酒糟富含粗蛋白质,非常适合用作养殖饲料。”二郎镇华年村养殖户王宗耀道出其中门道。大伙儿集思广益给这些吃着酒糟长大的肉牛取了个很酷的名字“二郎醉牛”。

  王宗耀养了21头肉牛,还种了几亩高粱。他的高粱主要卖给本地的酒厂,酒厂酿酒后的酒糟又回到他的养殖场,成了饲料。通过种植和养殖业,王宗耀的年收入已达到10万多元。

  高粱酿酒-酒糟养牛-牛粪还田-田种高粱,农户和酒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二郎镇的农业产业就这样形成了生态闭环。据统计,全镇已培育肉牛养殖、酿酒、种植业专业人才1万余人,全镇肉牛存栏数约1.2万头,“二郎醉牛”特色品牌不断打响。

  古蔺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古蔺县,太平镇、二郎镇和东新镇的12个村庄已经陆续推进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红色资源修缮保护三大类10余个子项目。

  二郎镇作为核心项目乡镇,抓住这次机遇,实施了糯红高粱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基础设施补短项目,促进产业链延伸,进一步壮大肉牛产业发展。

  南江香米如翡翠

  “为保卫土地而战”“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只有我们劳苦工农”……走进南江县长赤镇,当年红军写下的标语承载着红军与长赤人民在一起的历史记忆。

  独特的土壤,温和的气候,孕育了品质卓越的长赤翡翠米。“翡翠米又被叫做‘红军米’,在长时期的浴血奋战中,‘红军米’成为了当时数万红军将士赖以生存的主要供给之一。”长赤镇文星村的种粮大户张之彦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对翡翠米产业有着不一般的感情。

  长赤翡翠米因米色及粥色微绿似翡翠而得名,在57项检验指标中均优于国家标准,每千克翡翠米含钙74.4毫克,含硒0.23毫克,成为四川省首批通过“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的大米品牌。

  “文星村目前有80%的农户选择种植翡翠米,每亩平均收益达到1900元。”张之彦坦言,这得益于南江县持续对翡翠米产业的培育,激发了群众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202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更是对翡翠米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期加了一把劲。南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借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南江聚焦“中国好粮油”长赤翡翠米品牌优势,精准落地稻米精深加工中心、翡翠米良种繁育等4个项目,通过打捆实施、以点带面、补短强基,有效补齐了南江县粮油产业融合发展短板,推动粮油园区整体成势。翡翠米的线上营销额上了新台阶,达到了1.6亿元以上。

  理县高原鱼鲜跃

  横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川西藏羌走廊之上,“红军在理县”雕塑屹立,诉说着长征的艰辛与伟大。在理县的巍峨青山之中,蕴含着丰富宝贵的红色资源,也出产琳琅满目的绿色农产品,理县甜樱桃、青红脆李等高原“土特产”名声在外。

  202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在理县,为当地开拓新的产业版图提供了有力支撑。最近一段时间,理县上孟乡绿叶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兵太忙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支持建设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已经建好,池子里已经引来了山泉水。“这个占地30亩的基地原本是村里闲置的河滩地,没想到如今派上了大用场。”王学兵说。

  绿叶村全村不到500人,是一个纯藏族村,村民主要靠采挖虫草和种植蔬菜谋生。“冷水鱼项目的实施,不仅对绿叶村产业发展是一大突破,对理县冷水鱼产业的突破发展也有重大意义。”理县农业农村水利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冷水鱼是指那些只能在较低水温环境中生存的鱼类,通常不超过20摄氏度,理县丰富的冷水资源和独特的海拔环境发展冷水鱼得天独厚,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引入了专业的冷水鱼养殖企业合作,村集体每年保底有30万元的分红。”王学兵说,村民没有养鱼经验,先跟着专业团队慢慢学习。在养殖基地附近,一个15亩的蔬菜大棚正在抓紧施工搭建,作为冷水鱼基地的“伴侣”,这个蔬菜大棚可不一般,“水培蔬菜”是其主打特色,其中的水正是来自鱼塘。看来,前沿的“鱼菜共生”循环模式马上就要在高原雪山脚下的绿叶村扎根了。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