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点亮”绿色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发稿时间:2025-01-03 10:16: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在赣鄱大地的广袤田野与秀美山河间,一场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浪潮席卷而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活动时走进江西,看到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江西是一颗镶嵌于长江流域的璀璨宝石。”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高级工程师袁定波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江西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推动农业向更加生态、绿色、高效和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靠山”更要“养山” 

  林木葱郁,溪水潺潺,白鹭翱翔,走进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仿佛步入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昔日大发竹木财的“万元村”,蜕变为今日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20世纪90年代,港背村村民虽靠大肆砍伐收获一时富裕,却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村党支部书记吴竹林回忆:“以前每到雨季就暴发山洪,山脚下农田年年被冲毁,连麻雀都难觅踪迹。”

  日益恶化的环境,让“靠山吃山”的村民渐渐无山可靠,尤其是2005年当地禁伐政策出台后,许多年轻人外出另谋生计,繁华的小山村变成了只有留守老人的“空心村”,以往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沦为省级贫困村。

  痛定思痛,港背村开始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从“吃山”转向“养山”的同时,港背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养蜂、白茶等特色产业,利用河道水域经营权和闲置农房建设乡村旅居度假小镇,让村民依托山水环境吃上“旅游饭”。

  如今,港背村山清水秀,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游客络绎不绝。该村2023年8月正式营业的玛瑙岩森林小镇,不仅带活了漂流、农家乐等产业,还带动200余人增收致富,人均年增收约4万元。村民刘煌平告诉记者,仅小镇开业10多天的时间里,自家蜂蜜就卖了300多斤。

  尝到甜头后,村民还自发成立了动植物保护巡逻队。“禁止随意捕捞、任意砍伐,都写进了村规民约。”吴竹林说,目前当地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7%,野生动植物数量已达到2000多种。

  “这种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和复制性。”袁定波指出,港背村根据自身特点持续探索“人养山、山养人,山青民富”新路的发展历程,不仅是当地发展理念改变的见证,更是通过夯实生态环境基础,依托优美生态环境,以点带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科技助推绿色转型 

  在赣鄱大地上,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点亮”绿色经济,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的“稻虾共作”模式便是一个生动例证。该模式下,稻虾田里的水稻和小龙虾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小龙虾排泄物成为水稻的天然肥料,而稻田里的浮游生物、小杂鱼等则成为小龙虾的食物。”吉水县盘谷镇党委书记王海清告诉记者。

  “过去赣江西岸和同江两岸1.2万亩的低洼易涝地,都被集中连片地建成如今的高标准稻虾田。”王海清认为,撂荒地能“长”出高品质清水小龙虾,一方面得益于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形成的赣江库区,让赣江水可直接灌溉两岸稻田,为两岸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提供了先天条件;另一方面,“稻虾共作”模式让农户告别了化肥农药,极大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

  “小龙虾对水质特别敏感,用了化肥农药,它们可就遭殃了。”当地小龙虾养殖户何小辉说。返乡流转了约1200亩土地的90后养殖户杨青提到,用赣江活水养成的清水小龙虾,肉质Q弹、味道鲜美,虽然市价更高,但是“根本不愁卖”,夏季时每天都能接到广州、长沙等地的订购电话。

  据统计,目前吉水县千亩以上的“稻虾共作”基地有13个,综合产值达6亿元,年产小龙虾高达6000多吨,高峰时期,每日能有10万斤新鲜小龙虾供应市场。

  同样在吉安市,万安县的渔光互补项目则将新能源光伏发电与传统渔业养殖有机融合,走出一条“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发展新路。渔光互补项目预计每年可发电1.1亿千瓦时,节省标煤3.3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9.7万吨。

  在万安县韶口乡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开阔的水面上,大量生态鱼在板下水域自由游动。“原本这片鱼塘只用来养鱼,效益不高,而现在仅渔业收入一年就达270多万元。”鱼塘承包人曾广平对记者说。

  该光伏电站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全周期总发电量将达到26亿多千瓦时,纳税总额1.05亿元,总计土地流转费用1612万元,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项目融合当地特色,开展渔业养殖及高效农业种植,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经济产业发展结构。

  美丽河湖成为幸福之源 

  江西水系发达,河湖如织,近年来这里大力推进江河治理工作。其中,阳明湖与仙女湖从污染重灾区转变为生态“明珠”,不仅恢复了自然之美,更成了江西绿色发展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的阳明湖,水域面积达31平方公里,跨上犹、崇义两县,是赣南最大的水资源区。然而,半个世纪以来,库区移民在水上搭建木棚栖身,形成了数量众多且杂乱无章的渔业设施、餐饮设施,不仅阻塞了航道,还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保护阳明湖这一珍贵水源,上犹县帮助560多户“水上漂”渔民转产上岸,确保周边5公里范围全部划入畜禽禁养区,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为渔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刘建招是当地第一个建立水上餐馆的“水上漂”,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保护阳明湖,将自家鱼馆搬迁了3次,“我一开始在湖面经营,后来搬到离湖面20米处,依旧在湖边,还是对湖水有污染,后来离开湖边,回到自己山里的家中经营鱼馆”。

  刘建招说,自家200米外就是后建的南湖旅游公路,交通便利,游客络绎不绝,加上附近经常举办钓鱼拉力赛等赛事,她的“老字号鱼馆”在岸上迎来了更多的食客。

  如今,阳明湖常年保持Ⅱ类以上水质,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胜地,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据统计,上犹县2023年一年举办各类赛事活动50多场,吸引游客超千万人次,旅游收入超百亿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位于新余市的仙女湖区,绿色发展理念同样深入人心。湖区通过清淤疏浚、退养还湖、植树造林等措施,积极开展仙女湖生态修复工作,先后关停了全区范围内畜禽养殖场664家,315座水库山塘全部退出承包养殖。“仙女湖船舶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率达到100%。”新余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海峰说。

  如今,这一汪清水为湖区10万百姓带来了生态红利。据介绍,新余市成立的渔业公司,让仙女湖从网箱养鱼转变为“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8万亩水面统一为一个经营主体、一个品牌、一个经营模式,发展净水养鱼、碳汇有机渔业,每年可捕捞鱼类水产品达600万斤,产值5000余万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