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乡村沃野 青年农创客起新潮

发稿时间:2025-02-12 10:2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大批青年主动投身乡村振兴,返乡创业就业。在浙江省金华市,创客们凭借互联网思维和电商平台,将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依托乡村资源,打造民宿与休闲项目,带动乡村周边经济,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团金华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金华市正在实施青年农创客培育支持计划,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青年农创客队伍,进一步推动青年返乡入乡,营造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浓厚氛围。

  95后主动返乡当“新农人” 

  95后龚俊孝曾在澳大利亚留学,毕业后在当地就业,但一次回国休假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22年,他参加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班,了解到家乡的金华火腿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行业缺少年轻人的尴尬境地。童年在火腿工厂和小伙伴嬉戏打闹的记忆涌上心头,龚俊孝深感责任在肩,决定回国传承金华火腿文化。

  修胚、腌制、晾晒、发酵、修干刀,他跟随非遗传承人潜心学习火腿腌制技艺,并经过苦练成为金华火腿的高级技工。随着对火腿文化历史的深入探究,龚俊孝对这份事业愈发热爱,成为金华大拇指火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代火腿传承人。

  龚俊孝的回归为工厂注入新鲜血液。他引入现代化控温控湿设备,优化腌制工艺,使火腿的含盐量降低3%,既保证了火腿品质,又适应现代健康饮食的需求。他建成十万级无尘净化车间,生产即食火腿切片,在上海的五星级酒店销量不错。曾以批发、代加工为主的工厂,因商超规模缩减产值下滑,龚俊孝积极开拓电商渠道,借助新媒体平台打开销路,公司产值如今已突破4000万元。

  “‘青农飞地’帮我们把很多产品销往上海、江苏等地,解决了产品走不出金华的困境。”“青农飞地”的助力让龚俊孝的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团浙江省委指导下,团金华市委聚焦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在婺城深入推进“青农飞地”省级共富试点建设,飞地集农产品展销、农技咨询、金融服务、政策保障、活动策划和青农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破解青年创客难题。

  章韩兴也是入驻“青农飞地”的一员,退伍转业回到家乡金华创业。“青农飞地”为他连接市场客户资源,提供政策扶持。他在团委举办的农创大赛中崭露头角,并成立一家从事三产融合与乡村振兴的传媒公司,通过农创培训孵化区域农户IP,实现助农多渠道智慧营销。他还积极带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金华婺城的一家“森林汉堡店”就是章韩兴公司孵化的项目。

  2022年,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毕业的邹建斌求职四处碰壁,来到章韩兴的公司应聘。在朋友圈中看到邹建斌摆摊卖汉堡,章韩兴有了灵感,便联系邹建斌,为他规划特色汉堡,在其中融入火腿等金华本地食材,带他参加婺城区创新创业大赛,夺得第一名。

  “奖金加上工资是我开店的启动资金,团委帮忙对接当地的网红街区古子城,房租大幅降低。”邹建斌的汉堡店生意稳定,收入可观,又陆续招聘了3名残疾人士。

  如今,青农飞地已有30家企业入驻,创客们汇聚于此,交流思想、共享资源,共同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扎根李祖村的乡村职业经理人 

  十几年前,金华义乌市李祖村因四面环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从零产业到农文旅发展新窗口,从留不下人到成为人才培育新空间,这里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

  2023年,李祖村运营CEO金靖获得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金牛奖”。毕业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她,原本负责自家茶厂的管理工作。2012年,一趟台湾考察之旅让她深受启发,回到义乌后,她打造了一个文创园,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

  2020年,金靖正式加入李祖村。面对招商困难、创客留不住等问题,她提出建设“众创空间”的想法。碰到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她和团队帮忙组建团队;遇到有情怀却缺资金的创客,金靖便牵头联合乡贤众筹解决资金问题……从解决政策问题、组建创业团队,到牵头众筹资金、开展技术培训,她都亲力亲为。李祖村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吸引了一批小店主理人。

  “扎染是一个从平面艺术到立体艺术的过程,每一次打开都是开盲盒。”2024年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富青年先锋“青牛奖”得主楼沙漠霜在背包旅行中与扎染结缘,拜师学艺,决心传承这一古老技艺。她回到李祖村,凭借着专业知识和独特眼光,将扎染这一传统工艺发展成特色产业,带动了村里20多名妇女就业,并打造非遗研学精品线,让扎染技艺在乡村焕发新生机。

  金靖深知,要让李祖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市场化运营是关键。为此,她引进策划、设计、直播、短视频制作等提供服务的公司,通过培训,让更多年轻人参与乡村治理与发展。她说:“年轻人到乡村创业要坚持长期主义,村子就像一块田,年轻创业者像播撒的种子,经过时间的沉淀在这里茁壮成长。”

  如今,李祖村已拥有72个业态、265名农创客。

  “众创空间是年轻人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空间,村里的创客形成了生态共生系统,已有成果的创客带动新的青年农创客,形成良性循环。”金靖也成为了李祖村的职业经理人,她全身心扎根于此,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和美乡村的文旅达人 

  坡阳古街、白鹭营地、度假酒店、马术场馆,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的归乡·八仙积道成为年轻人周末打卡休闲的好去处,也是青年创客的集聚地。这里有90后营地负责人、00后咖啡师,有银行职员在这里卖网红小串,还有牛津大学硕士开办艺术馆……

  青砖灰瓦马头墙,修缮后的坡阳古街重新焕发生机,既保留原有街巷肌理和古居风格,又融入特色美食、民俗民艺、非遗手作等。

  “刚开业那几天,每天的销售额有六七千元,3年免租两年。”米糕店主金伟刚从金融行业离职回乡创业,生意的火爆让他对小店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白鹭营地过去是一片荒地,如今已成为集露营、自然、研学、农场、休憩等元素于一体的度假营地,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享受自然野趣的乐园。

  “20元的门票价格,让游客享受高品质的露营体验。”白鹭营地负责人赵周翀是一名90后文旅达人,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将原本的稻田公园打造成热门营地,吸引了不少人来打卡,“以前大城市有的营地,我们家门口也有了,市民不用再跑到别的城市了”。

  “通过低租金、最小化分成等方式支持青年创业,为有想法的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硬件设施设备的完善、新媒体经营培训以及免费装修等扶持政策,吸引了众多年轻创业团队入驻,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归乡·八仙积道运营负责人王亚运说,下一步,将带领一批逐梦沃野、科技兴农、共创共富的优秀青年农创客,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贡献更多青年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璐璐 记者 陈凤莉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