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从“新农人”到“代言人”

发稿时间:2025-02-19 10:09:00 来源: 工人日报

  “哎呀,大姐,网络销售讲诚信,缺斤短两可不行啊”“网络直播不夸张,让我们做一名合格主播”……手机上点开“梁掌柜”的视频账号,上面是梁倩娟录制的最新一期公益视频,视频中通过几则小故事,展现了“文明有礼”的直播新形象。

  今年39岁的梁倩娟,是甘肃省陇南市“陇上庄园”网店负责人。作为一名乡村电商的代表,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最近,梁倩娟一直奔走在田间地头,走访一位位乡村主播,“我要把大家的心声和期盼,带上两会,为建设良性循环、文明繁荣的电商生态建言献策。”

  过去,甘肃陇南因为山大沟深、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成为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之一。

  2013年,电商的热潮风起云涌,正从城市奔向乡村。当时27岁的梁倩娟,瞅准机遇,开办网店,向全国各地的网民朋友介绍家乡的土特产——老树核桃。梁倩娟给网店取名“陇上庄园”,专营家乡的土蜂蜜、山核桃、木耳等农特产品,乡亲们亲切地叫她“梁掌柜”。

  这之后,“梁掌柜”利用各大电商平台成功将家乡的农特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2019年起,梁倩娟又顺应网络直播带货的发展趋势,成为一名助农主播,对当地的农特产品进行精心筛选,统一收购,之后运用电商渠道大量推广和销售。2020年至今,利用淘宝、抖音等平台,梁倩娟先后开展了200多场带货直播。

  目前,梁倩娟的网店年销售额已从创业初期的6万元增加到600万元,累计辐射带动周边300多户群众,其中有100多户乡亲,通过网络电商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如今的陇南,“手机已经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正在成为新农资、网络成为新基建”,农产品累计销售额380多亿元,80%以上的电商从业者是35岁以下的青年。

  “现在的农村青年,不仅在家会种地、出门会打工,还随时随地能上网,干得多自然也就想法多。”作为陇南电商扶贫带头人,梁倩娟已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代表新时代的农村电商,提出有关发展的建议。

  2018年,梁倩娟提出“加大电商在农村产业中的投入力度,鼓励更多人发展农村电商”的建议。2022年,她提出了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她通过建言献策,让当地物流更加通畅便捷,使得更多农产品能够走出大山,走进全国各地的寻常百姓家。2024年,她又提出加大数字化培训,培养农村青年主播的建议。此外,还建议加大农产品深加工,让更多农产品有“身份”,走向更广阔的平台。

  梁倩娟认为,数字化、智能化是“三农”领域发展的不可逆潮流。必须要以数字化为起点,推动当地产业的全面转型,“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然之举,也有助于完善农村基础信息设施建设,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的关键举措”。

  从“新农人”到“兴农人”、再到“代言人”,梁倩娟始终和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践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

  记者 康劲

  为青年返乡创业就业赋能

  □记者手记

  当前,返乡创业就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但梁倩娟观察到,不是每一个返乡青年都能获得成功。

  因此,梁倩娟曾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议,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与平台企业紧密合作,加大乡村数字化培训的密度和覆盖面,搭建返乡创业就业课堂与学习基地,为青年返乡创业就业赋能。

  据了解,2024年以来,许多地方陆续出台了支持返乡入乡人才创业就业的优化政策措施,鼓励、扶持和引导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返乡入乡创业作为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集聚人才项目、发挥头雁带领作用和优化乡村创业环境,吸引青年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

  目前,这些政策措施已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各地也在依托乡村振兴项目,引进合作企业帮带青年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结合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建设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吸纳更多农村留守劳动力进厂务工,实现农村青年在家门口就业,推动乡村和城镇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