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缙字号”土货为乡村添金

发稿时间:2025-02-20 10:16:00 来源: 农民日报

  乡村除了要美,更要富。地处浙江省南部腹地的丽水市缙云县,是全省25个山区海岛县之一,这里素以好风景著称,而近几年,当地着眼烧饼、爽面、茭白、杨梅、麻鸭等“缙字号”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土特产富”全产业链发展,做到既产得好,又卖得好,为美丽乡村的高颜值添彩又添金。

  新春上班第一天,在缙云县壶镇镇北山村,一场烧饼技术交流展示活动鸣锣登场。50余名烧饼师傅同台亮相,和面、擀皮、包馅、烤制,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半天时间,就免费送出上万个金黄酥脆的缙云烧饼,现场人气爆棚。

  北山村是缙云远近闻名的“烧饼村”,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一批村民挑着烧饼桶外出谋生。直至今日,该村仍有许多“烧饼老板”奋斗在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共有500多人在外做烧饼生意,约占总人口的1/4,每年人均创收20万元到50万元。

  这头现场烤饼忙,在位于该县舒洪镇的浙江长红丽嫂嫂食品有限公司内,“机器换人”后展现出另一番场景:一条烧饼全自动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单天可产6万个烧饼,若是4条线全部投产,日产量将突破20万个。自新春开工以来,公司的这条生产线便开足马力赶订单,新鲜出炉的烧饼立马“坐”上冷链物流车,直达各个高速服务区。

  “我们只在大年初一休息了一天,连日来,单提供给高速服务区的烧饼平均每日就有4万个。”公司负责人赵世华相告,春节前,他们与一些全国大型连锁餐饮达成合作,这几天除了正常生产,还在不断调试优化设备。“从年初六开始,一直在招工,现已为40余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赵世华说。

  缙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剑告诉记者,以“土特产”为切入口,县里将缙云烧饼、麻鸭两条全产业链作为龙头,再推动缙云黄茶、杨梅、爽面等N个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加强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形成闭环,从而推动兴村富民,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

  以烧饼为例,一名师傅打工年收入达10万元,自行开店年收入超20万元,若是评上了“烧饼大师”,开店可年入百万。小美食大产业,同样一只其貌不扬的缙云麻鸭,贯穿保种育种、畜禽养殖、肉食加工、羽毛制作、体育竞技的全链条发展后,实现“一毛不剩”。2024年,缙云麻鸭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5亿元,带动1.5万名农民在家门口增收。

  在土味传承基础上,缙云又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跃升,让老产业迸发新活力。最有力的例证就是,一批高能级发展平台加速成型。目前,现代数字农业产业园已有7家主体入园并陆续投产,去年产值迈过亿元大关,预计全部建成后可带动5000余名农民就业。此外,还有总投资近8亿元的智慧农博城冷链物流园已完成主体建设,总投资超5亿元的茭鸭共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正紧锣密鼓加快推进。

  “除了做强园区平台和扶持龙头企业,我们还创新推出了‘麻鸭贷’‘茭白贷’‘烧饼贷’等‘共富五彩农业贷’,通过人才‘一站式’综合培养平台,推动更多有志青年和乡村‘双向奔赴’。”朱剑表示,当前缙云正积极探索产村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乡村与美丽产业一体规划、一体建设,并创新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征集、“云村民”招募、“乡村CEO”培育等工作。

  缙云这些“土特产”颜色各异,在当地被形象地称作“五彩农业”。数据显示,2024年,其全产业链产值接近93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缙云麻鸭、缙云茭白全产业链入选省级县域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名单。(夏霞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