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联村党建”打造乡村致富共同体

发稿时间:2025-02-25 10:22:00 来源: 农民日报

  “我们与邻近的芦寨村、义门村共同建设了彬州梨产业园,2024年给村集体经济带来了40多万元的收入。”近日,在陕西省彬州市义门镇的彬州梨产业园内,中罗堡村党总支书记王彦虎笑呵呵地说道。

  这是彬州市推行“联村党建”模式的一个生动缩影。位于泾河川道的中罗堡村、芦寨村和义门村均是彬州梨适宜生长区域。但长期以来,受限于行政区划、土地、资金、技术等因素,各村“单打独斗、各自为战”,集体经济规模小、效益低,导致彬州梨产品竞争力不强。为破解这一难题,2021年3月,义门镇将中罗堡村、芦寨村和义门村联合起来,成立义门镇彬州梨基地联合党委,统筹土地、项目、资金等资源,打造“千亩彬州梨基地”,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共享,提升了彬州梨的产量和品质,带动群众增收。

  无独有偶。在太峪镇,当地同样通过整合姚联村、断泾村等村成立泾河川道产业联合党委,共整合项目资金1013万元,建成1570亩泾河川道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彬州梨、设施樱桃和冷凉蔬菜,每年可为各村村集体增收160余万元,并通过品牌化运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彬州市针对村级组织中存在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以及经济薄弱村突破难、产业发展难等问题,打破就村抓村的资源依赖和区域限制,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积极探索推行“联村党建”模式,通过统筹政策、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走出一条农村集约集聚发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在北极镇,当地整合文家坡村、旺安村、车村成立北极镇苗木基地联合党委,对各村的荒山荒坡集中“打包”、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目前已建成精品苗木基地4500亩、育苗大棚10座,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每年为各村村集体增收60万元。

  水口镇则以白土村为核心,联合周边的长禄村、水口村等村成立白土村联合党委,整合土地、项目、资金等资源,发展设施农业、果品采摘、有机蔬菜、休闲观光等产业,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目前共种植蔬菜1200亩。

  据悉,彬州市目前共成立各类联村党委20多个,包括村企联建型、村村互助型、产业牵引型、强村带动型、城乡融合型等几大种类。各联村党委均在“三不变、一独立”框架下运行,即各联建村行政区域不变、村民自治主体不变、集体资产产权不变和财务独立。联村党委领导联建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讨论决定联建村重大事项,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变“小支部单打独斗”为“大党委聚力出拳”。

  2024年,彬州市联建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5万元以上,带动2400余名群众稳定就业。在党建引领下,全市初步形成水口杭白菊、永乐烤烟、豳风旋木工艺等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推动乡村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和现代化发展。(连晓 李雷雷)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