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经济”激活富民强村新动能
发稿时间:2025-04-10 10:39:00 来源: 农民日报
“看,这花漂亮吧,都卖到国外了!”记者日前来到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草堰镇竹园村采访,见到村民宗春兰时,她正和村民们一起做手工花。“这活儿很轻松,就当消磨时间了,关键是零花钱不用孩子给了,自己挣的绰绰有余!”宗春兰乐呵呵地说。
竹园村手工经济经纪人纪丽告诉记者,制作手工花的村民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制作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按件计费,月收入最多可达2000元以上。目前,引导村民利用闲暇时间制作手工花已成为竹园村发展富民经济的重要方向。
竹园村手工花产业的蓬勃兴起,只是草堰镇大力发展手工经济、特色经济、庭院经济、辅房经济、劳务经济和农旅经济“六种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草堰镇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将“六种经济”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积极拓展富民强村新路径。2024年,全镇共有6300余户农户参与“六种经济”发展模式,覆盖67.7%农村常住人口;下辖12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60万元,其中5个村超100万元。
西渣村以党建联建为抓手,联合周边8个村461户农户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打造小米椒-荠菜-青菜-黏玉米4茬轮种的“三色菜园”,并与加工企业合作,开展订单种植,户均年增收近2000元。
界中村村集体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80万元、合作社成员参股20万元,争取上级财政支持资金170万元,新建6组20吨立式横流粮食烘干线,日烘干能力达120吨,并配套建设晒场和仓库用于粮食周转储存。项目带动村集体年增加收入30万元,60余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两万余元。
草堰镇党委书记陈晶晶说,眼下,全镇正通过深化“村村联动”机制,统筹整合全域优质资源,推动“六种经济”在规模和质量上同步提升,力争年内农户参与度达到80%,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袁元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