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村歌”好比春江水

发稿时间:2025-04-10 10:45:00 来源: 农民日报

“四季村歌”活动现场,游人如织。资料图

  什么是“村歌”?它是草原河谷上,那悠扬辽阔的牧歌,赞美天边牧场的牛羊肥壮;是黄土地上,高亢热烈的民歌,咏叹千沟万壑间绽放的花儿;是青山绿水间,清新质朴的山歌,欢唱日子有盼头,深情有回响……“村歌”,是乡土大地上生长的性情,承载着劳动人民最浪漫的情感表达,也串联起一方水土的风情与记忆。

  “嘿,桃花花开三月三咧,嘿嘹嘹啰……”在广西南宁市民歌湖畔的山水舞台上,“新刘三姐”陈慧与“阿牛哥”王良对唱一曲《“三月三”迎客歌》,拉开了2025年“四季村歌”活动的序幕。这座以广西喀斯特地貌与丰富水系为设计灵感的水上舞台,将层峦叠嶂与碧波荡漾构建为天然声场,让清扬婉约的歌声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

  “歌圩迎宾客,千人竹竿舞。”农历“三月三”,又称“上巳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此时,八桂大地便成为歌的海洋。各族群众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今年广西“三月三”更是与“山歌好比春江水”广西民歌大会和2025年“四季村歌”相结合,来自全国19个省(区、市)的19支“村歌”团队汇聚于此,唱响“南腔北调”。

  “春季里么就到了这,迎春花儿开迎春花儿开……”由青海西宁市文化馆群星合唱团演唱的《花儿与少年》融合了汉、回、藏、土、撒拉等多个民族的音乐元素,唱出自由率真的天然情思。“真没想到能在这里听到‘花儿’,一瞬间乡愁涌上心头。”游客姜凡舒眼含热泪,作为一名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她对故乡“花儿”有着很深的眷恋,“这就是我们西北人心中的声音,承载着我们的情感与记忆。”

  活动现场,陕北信天游《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苗族寨歌《对歌对到日落坡》、江南小调《采红菱》和广西经典民歌代表作《赶圩归来啊哩哩》等节目轮番上演,演唱者眉眼间的骄傲与自豪彰显着他们对家乡的热爱。舞台之上,各支“村歌”团队成员们身着的特色服饰更吸引了游客的目光:陕北民歌演唱者身着对襟白褂,腰间翻飞的红绸与信天游的高亢声线共舞;湘西姑娘们额间的银饰清脆,在灵动轻快的桑植民歌中叮咚作响;来自江南的歌手们一袭蓝印花布旗袍,吴侬软语间尽显水乡韵味……

  承载着地方风土人情和文化印记的歌曲与服饰,共同组成了“四季村歌”现场最动人的乡愁符号。据了解,此次活动启动后,“四季村歌”还将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展开,分别在贵州、宁夏、浙江、青海、云南、安徽等地轮流举办,形成每月不同主题的“村歌”活动。在广西工作了三年的安徽人冯惠对每一场“四季村歌”活动都很感兴趣,她既期待又遗憾地表示:“现在工作太忙了,没办法全程都参与了,但听说9月‘村歌’还会在我家乡举办,到时候我一定要回家带着家人一起去听听!”

  “村歌”响起的地方,是家的方向,也是诗和远方。“科技范儿”成为了这场乡村文化盛宴的“点睛之笔”。“新刘三姐”陈慧和超仿真人形机器人“阿牛哥”对唱,用彩调剧《新刘三姐》里的经典唱段迎客。2025年央视春晚同款宇树机器人脱下大花棉袄,换上壮锦新衣,与广西街舞少年一起跳“科目三”,一曲舞罢,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与游客们打招呼,滑稽可爱的模样引得游客们纷纷与它合影。

  会场之外,“四季村歌”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线上“围观”点赞。在抖音上,一则游客现场拍摄湖南桑植民歌《郎上坡 姐上坡》的视频,引得众多网友留言互动:“之前从没听过这样的歌曲,很好听。”“太棒了,湖南桑植民歌走向全国,唱响世界。”现代科技的加持,让“村歌”这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符号突破了地域的限制,通过云端传唱至远方。

  “大家唱起歌来真是太美了!”来自“村BA”起源地贵州的游客小杨,为了一睹“四季村歌”的风采,约上好友专程来到了南宁。在民歌广场推出的“有得花”“有得吃”“有得饮”三大市集里,小杨在聆听美妙“村歌”的同时,还品尝了当地美食螺蛳粉、体验了非遗项目壮族刺绣,一场旅行可谓收获满满。

  一曲“村歌”带火一片山水。和小杨一样因“四季村歌”来到南宁的游客不在少数,南宁旅游大数据显示,“三月三”当天,南宁市吸引游客130.5万人,其中,广西以外的游客达到42.5万人,同比增长29%,南宁市实现文化旅游收入14亿元。当音乐体验与创意茶饮深度融合,游客在竹筏来回之间开启“水果社交”,歌声与环境交融打造出的沉浸式文旅造景,让传统歌圩具备了文旅消费的空间优势。

  田畴沃野间,“村歌”正在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一首首来自五湖四海的经典“村歌”,鸣奏着关注生活、礼赞人民、热爱家乡的时代新韵,如同春江之水,生生不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银银 蒋若晴)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