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课堂”让农村党员“点单”
发稿时间:2025-04-25 10:39:00 来源: 农民日报
近日,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里达镇瓦蚌村的蜂糖李种植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吸引了周边3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该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党员实训户张红艳带领党员围绕“如何带动群众增收”展开讨论。
近年来,针对农村党员居住分散,传统党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互动等问题,富宁县探索“三会一课+实训基地”学习教育模式,将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与农村党员教育深度融合,破解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效果不佳的难题。
如何让农村党员学习教育更接地气?选对讲师是关键。富宁县充分挖掘乡村人才资源,广泛吸纳472名优秀党员干部、专家学者、乡土人才、技术能手等加入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基层党课主讲“后备军”。同时,按照政治素质好、生产经营好、奉献精神好、群众口碑好的标准,通过“支部推荐特长党员、乡镇考核带富能力、县级备案授牌”机制,选拔出75名实操经验丰富、懂得关键技术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认定为农村党员实训户,同步建立农村党员实训户“1+N”帮带机制,推动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都能与党员致富能手结对帮带。
把“学有所用、学有所为”作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目标,富宁县通过探索“三会一课+实训基地”模式,设置好党的创新理论“思政课”、乡村振兴“必修课”、一技之长“技能课”,将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场所从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村头寨尾。创新建立“党员点单、支部派单、讲师接单”机制,结合农村党员的实际需求,党组织精心策划课程,依托该县八角、蓝莓、仙人掌、中药材、肉牛等特色产业种植养殖基地打造“田间课堂”,邀请专家服务团、农村党员实训户、致富带头人等现场讲授技术、交流经验,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实训”双模块教学,使学习内容精准化、专业化、实用化。同时,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话题谈思想、话发展,引导大家立足岗位作贡献,推动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实现“沉浸式参与”的效果。
截至目前,富宁县已打造了乡村振兴类、基层治理类、强边固防类等党员教育实训基地13个,通过党员大会收集党员实际需求360余条,转化为八角林低产改造、林下中药材种植等15项实训课程,推动705名农村党员带头参与乡村产业发展。通过让组织生活转化为党员教育的实践课堂,富宁县把农村党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冯明翠 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