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山村幼儿园建在家门口

发稿时间:2016-09-01 08:55:01 来源: 农民日报

  学前教育一直是西部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短板”,缺少幼儿园使不少儿童难以就近入学。近日,记者在地处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贵州省毕节市多个县采访了解到,针对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痛点”,各县通过新建或改建闲置的村小或教学点,把幼儿园建在群众家门口,铺就山区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

  补齐短板:幼儿园建在家门口

  8月的乌蒙山区,玉米熟稻穗香。记者来到毕节市金沙县西洛街道中华村看到,在海拔1200米的半山腰上,一所新建的幼儿园正在抓紧施工,即将投入使用。

  “幼儿园建在家门口,娃娃读书太方便了,以后两个外孙都不用到10公里以外的地方上幼儿园了。”正在工地与10多个村民清运废弃砖石的中华村村民杨思碧高兴地说。

  现场施工管理员范先平介绍,幼儿园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按照标准化建设,除了3个教室之外,还分别设置了值班室、医务室、晨检室及厨房,厨房内部又分出了操作间、切配室等功能区。记者看到,教学楼之外还有较大的活动场地,规划有操场、跑道等。

  “今年3月,政府投入160多万元建这个幼儿园,除满足中华村的孩子就近入学外,还将辐射红星、红山和三槽等周边村子。”西洛街道教管中心主任马志金说,位于集镇的西洛街道幼儿园将派老师来管理和任教,提升山村幼儿园办学水平。

  金沙县教育局常务副局长彭洪祥介绍,目前,全县学前3年毛入学率达到了80%;公办幼儿园由“十二五”初期仅有4所发展到覆盖所有乡镇。

  “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迅速,但学前教育总量小,仍是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短板,还需加大园舍建设和师资配备。”毕节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德贵说,目前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76.0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创新思路:改扩建激活闲置资源

  按照计划,到2017年,毕节市所有县区将全面实现普及15年基础教育,要求学前3年毛入学率达到85%。朱德贵说,加快山村幼儿园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对此,毕节市结合当地实际,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创新思路,将原有“拆点并校”后遗留下的山村小学或教学点进行改造,激活闲置的资源,将其改造成为面貌一新的山村幼儿园,颇受山区群众欢迎。

  在毕节市纳雍县化作乡玉龙坝镇坝子村坝子小学,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操场上铺设草绿色的塑胶地板,而一旁铺好的彩色塑胶跑道与新建围墙上绘就的卡通图案让校园充满童趣。

  玉龙坝镇教管中心主任郑明贵介绍,坝子小学修建于1996年,学生最多时有120多个。近年来学生人数锐减,到2015年,仅有的20多名学生也转到了附近的中心学校。今年政府适当投入将小学改建成幼儿园,又赋予了校园新的使命。

  连日来,记者在贵州乌蒙山区采访看到,用村小或过去的教学点改建成幼儿园,正在毕节市多个县推开。金沙县安河山村幼儿园就是用安河小学多余的两间教室改造而来,因地制宜解决了农村不同学龄段孩子的入学问题。

  “与新建相比,改建幼儿园成本低、见效快。比如改建一个班平均投入5万元至10万元,而新建1个班则至少需要80万元。”彭洪祥说,这既节约资金,又激活资源,可谓一举多得。

  朱德贵说,目前全市新增的山村幼儿园主要依靠改扩建,今年全市将改建600所,新建50所,加上去年改建和新建的,预计今年9月有1000多所幼儿园投入使用,可满足全市1/3的农村幼儿就近入学。

  突破瓶颈:办学“软件”还需提升

  不让山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记者在毕节市农村采访看到,当地政府部门花大力气增加山村幼儿园,改善“硬件”设施,但作为其“软件”的师资和办学水平还需政策支持,突破制约瓶颈。

  基层教育工作者反映,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普遍面临教师缺乏、办学水平不高等问题,而随着山村幼儿园数量阶段性骤增,幼儿教师缺口将会更大,师资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对保证办学水平无疑是较大的挑战。

  以金沙县为例,彭洪祥介绍,全县今年9月共计有73所山村幼儿园建成,将有4000多农村幼儿入学。目前已招聘的105名幼儿教师和100名幼儿特岗教师几乎用完了所有的岗位编制,按照国家学前教育每个班需有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的“两教一保”配置要求,教师缺口较大。

  记者采访了解到,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缺乏有多重因素。其中“只减不增”的岗位编制要求,严重限制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招聘数量,同时幼儿教师招聘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招考模式也制约了人才的选拔。基层教育部门认为,在增加学前教育“硬件”投入的同时,还应从实际出发解决教师缺编问题,创新用人机制。(记者 何天文 胡星 骆飞)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