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北京是不是我家 她们的故事是否有你的影子

发稿时间:2016-10-19 09:32:5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们养老该在哪里呢。在北京吗?生活成本太高。回老家吗?老家已经没有了地,只剩一个户口。”

  对这些打工妹来说,打工妹之家,真的就像她们的一个家。

  第一次去打工妹之家,寒笑“激动得差点哭了”。这个“在异乡孤寂”的女人,就像溺水者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无法也不愿撒手。

  一到休息日,寒笑就要赶去打工妹之家,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姐妹聊天。

  雇佣她的那家人,奶奶和孙媳关糸不好,总为一点小事,就能吵得掀翻屋顶。寒笑想着法子帮她们化解矛盾。有时候奶奶嫌孙媳做的菜不好吃时,寒笑就说“是我炒的”,让老太太朝着她撒气。慢慢地,两人发现了寒笑的用心,彼此更愿意去理解包容对方了。

  “每天都要求自己快乐地去面对工作,尽心尽力地去做好。”寒笑这样说。

  2007年,寒笑去了一家保险公司,做了一名业务员,一干就是9年,客户从0到200,从普通员工到金牌业务员。2008年,她再婚了,又有了一个女儿,生活于她而言,真的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但在北京的生活,仍让她时时觉得,像在海里漂着,看不到岸。

  “我们养老该在哪里呢。在北京吗?生活成本太高。回老家吗?老家已经没有了地,只剩一个户口。”寒笑说。

  打工妹之家的姐妹们,大部分都“没想过那么多”,寒笑没想过要留在北京,因为房子“太贵了”,落户也“太难了”。最近的一轮房价猛涨之后,寒笑已经完全不考虑买房的事了:“涨吧,看看还能涨多高。”

  大女儿已经20多岁,也来到北京打工,母女俩时有见面。小女儿刚8岁,在北京读小学,至于将来的教育问题,“要看到时候的政策了”。

  寒笑想过,老了以后,要离开这座压抑的大都市:“北京生活成本高,空气又不好。我在想,能不能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盖一所养老院,把我们这些姐妹,都召集在一起,一起集体养老。”

  苗彩丽的梦想也是开这样一家养老院。

  “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打工妹养老院吧?”苗彩丽打算等过几年,公司的业绩上去了,赚了钱,就去湖南,开一家她梦想中的养老院。最好是张家界附近,空气好,景色好,而且地价也便宜。

  苗彩丽刚开了一家月嫂培训公司,公司的名字就以苗彩丽命名。开公司的初衷,是因为成梅的一句话。

  “她问我,我有18年的月嫂经验,为什么不自己开一家公司,把经验教给其他的打工姐妹呢?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我也想给我的打工姐妹做些事情。”

  苗彩丽画着精致的眼妆,穿着旗袍,一双眼睛大大的,满是飞扬的神采。她觉得北京仍然是充满机遇的,尤其是现在,二胎政策开放,正是月嫂这个行业的好起点。

  她跟自己公司的每一位月嫂都签订了正式的合同,为她们缴纳了社保,想让大家未来的生活都更有保障一些。有许多从她老家来北京打工的姑娘,都进了她的公司。她上了她家乡的报纸,被称赞“创业致富不忘初心”。

  在打工妹之家,她看到许多的姐妹,当了一辈子北漂,攒不够一间厕所的钱,工资都供给了老人孩子,自己的养老毫无着落。没有社保,等到老了,干不动活儿了,就将面临老无所依的困局。

  “指望孩子?孩子自个儿还等着父母搭把手呢。”说着,她叹了口气。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