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农业“嫁接”光伏 结出“脱贫果”

发稿时间:2017-11-06 09:52:00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土地流转收入。耕地按每年1000元或者1000斤小麦的价格进行流转,荒地按600元进行流转。

  ●电费结算收入。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是一度0.85元,一个贫困村建设0.5兆瓦的光伏农场项目,每年发电收益可达47万元。

  ●农场打工收入。每天120元的工资,一年最少7个月的用工期。

  进入秋季,中部小城安徽灵璧笼罩在绵绵细雨中。灵西乡叶庙村,一部分村民在农场的小平房里躲雨,而在蔬菜大棚里,几个农妇正忙着摘菜、扎茄子。叶庙村有一片奇特的景观:一边是村口一块平地上,大约支起50厘米高的光伏板,下面长满了杂草,另一边是露地蔬菜种植,但在头顶支起了大约4米高的光伏板,每块大约有20多度的倾斜角度,如果在晴天,阳光照样能透过这些倾斜角度照射到地面上,光伏板下面种着西红柿、黄瓜等果蔬,长势还不错。

  这里是叶庙村与江苏中利集团合作的中利光伏农场,叶庙村村主任叶振山告诉记者,村口的那片光伏板是过去的光伏发电项目,而这边4米高的则是新的光伏农业项目,“旧的会逐渐废弃,而新的已经在今年7月实现了并网发电,年底就有收入了。”

  高支架 宽桩距 农光互补嫁接光伏与农业

  过去我们常见的光伏发电多利用屋顶或者荒山、荒地放置光伏板进行发电,两块光伏板拼在一起,配上50厘米左右高的支架,是一般光伏发电的典型特征。由于光伏板的遮挡,光伏板下一般不种作物,或者只能种植一些喜阴的作物,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光伏农业”。目前我国的国家政策规定,禁止光伏项目占用基本农田。

  而记者在叶庙村看到的光伏农场,则是对以往的“光伏发电”进行了大胆改造。高支架,光伏组件离地面高达4米;宽桩距,光伏支架之间的跨度可以达到10米,远远看去像是给露地搭了个凉棚。这个升级版的光伏农场似乎并没有什么高科技含量,但他却解决了光伏农业发展的瓶颈,让光伏和农业真正互补。

  “支架抬高后,每块光伏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透光,平均每天农作物的光照可达到75%以上。经过我们试验,水稻、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都可以种植。而且大型农机械在下面运行也没有问题。”中利集团董事长王柏兴说。

  由于支架不占耕地,所有道路、水渠、设备用房都可以设置在光伏板下,传统的一座100兆瓦的光伏电站需占地3000亩以上,现在只需要用地2000亩左右,节省土地40%以上。

  不仅可以运用于农场,鱼塘和牧场都可以收益。在叶庙村,记者还看到了占地45亩的“光伏鱼塘”,光伏板就搭建在鱼塘上空,比农场的高度还要高。农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七八月高温的时候,光伏板可以有效避免鱼塘里的鱼被高温烫死。

  “光伏项目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发电,而真正把光伏运用于农业中时,光伏可以为智能化农业生产提供能源。”王柏兴介绍,在光伏农场中,他们将设计“智能光伏云中心监控”系统,对环境温度、土壤湿度、肥力等实时监控,太阳能杀虫灯等仪器均由光伏供能。

  光伏发电+特色农业+就业 一块地有3份收入

  灵璧县位于淮北平原东北部,贫困人口有7.5万人,2016年全县共有73个国家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2.29万户,户均年收入2700元。

  “我们通过调查,因病致贫的大约占69%,因残致贫大约占10%,其他还有因学致贫等各种原因。所以我们在引进扶贫项目的时候,既要考虑增加普通群众收入,又要为彻底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兜底。”灵璧县委书记刘博夫说。

  2016年10月,灵璧县引入了“贫困村光伏农场”项目,11月开始施工,2017年7月就实现了并网发电。“‘光伏农场’项目可以给贫困户带来三个方面的收入,一是土地流转收入,二是电费结算收入,三是农场打工收入。”灵璧县扶贫局局长杨松说。

  首先是土地流转收入。按照政府和企业对光伏农场的统一规划,耕地按每年每亩1000元或者1000斤小麦的价格进行流转,荒地按600元价格进行流转。其次是电费结算收入,刘博夫为记者估算说,目前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是一度0.85元,一个贫困村建设0.5兆瓦的光伏农场项目,每年发电收益可达47万元,扣除银行还贷、付息、运营维护等费用,每年净收益约17.4万元,加上特色农业每年大约5万的收益,贫困村每年可获得约22万元的收益。

  对于贫困户来说,在光伏农场里打工,一年最少7个月的用工期。叶庙村的闫兴杰,家里有4口人,孩子还小,妻子生病,全家靠他一个人在光伏农场打工,闫兴杰家里的5亩地全部流转,每年可以得到5000元的收入。“这5亩地以前就荒着,现在不用干啥还有收入。”闫兴杰说,此外他在农场里打工,每天还有120元的收入。同村的胡芹侠,前几年做过脑瘤手术,丈夫在她生病期间又突发脑溢血,现在是她自己在支撑这个家,虽然恢复得不错,但依然显得很虚弱。“我每天在农场就摘摘菜,力所能及的活我还吃得消。”胡芹侠说。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