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聚焦三农 >> 正文

乡村面包店“烤”出新业态

发稿时间:2025-04-22 10:25:00 来源: 农民日报

  把面包店开在乡村,会有人光顾吗?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镇龙湾村,有这样一家窑烤面包店,开业不到半年时间,每天面包一出炉就“秒没”,客流量最大时,排队的车辆甚至能从店门口延伸至村口。

  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来“河边边”窑烤面包店放松休憩,点一杯咖啡和一个面包,赏一方风景,度过一个惬意的下午。可一年前,这里还是龙湾村一处荒废的角落,几乎无人问津。

  它的改变,源自两位青年创业者——黄金煜和杨巧夫妇。

  黄金煜是土生土长的龙湾村人,大学毕业后先后做过餐饮和露营。2021年他在家乡开了第一家露营地,此后营地雨后春笋般涌现,露营市场逐渐饱和。如何转型,黄金煜站上了新的“十字路口”。

  转型中恰有转机。得益于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近年来郴州文旅发展如火如荼,而龙湾村靠近高椅岭、瓦窑坪等热门景点,自然也吸引了一波客流量。在外打拼多年的黄金煜敏锐地捕捉到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在认真考虑和谋划后,他最终决定将“窑烤面包”这个消费新业态引入自己的乡村。

  窑烤面包店开在乡村,应该选址在哪里呢?黄金煜看中了村里的一处闲置农房。“这处闲置农房风貌古朴,周围是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还靠近飞天山镇主要旅游线路。”黄金煜说。依照“修旧如旧”的美学设计,他对废弃农房进行了一番精心改造,既维持了原有的乡村特色,又满足了消费者对舒适的需求。

  然而,要把消费者吸引到乡村,关键还是要有质量过硬的产品。为此,他们的面包店重拾“慢工出细活”的传统工艺,坚持使用传统窑炉和果木柴火烘烤,主打“天然无添加”的欧式窑烤面包,为消费者营造与乡村气质相契合的返璞归真的寻味体验。

  “虽然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每次烤制前需要烧柴4~5小时预热窑炉,且产量有限,但正是这种赋予了面包独特的风味和故事性。”杨巧介绍,窑炉是开放式设计,因此顾客不仅能品尝新鲜出炉的面包,还能参观劈柴、生火、入炉等面包制作全过程,聆听柴火噼啪作响的声音,呼吸弥漫着麦香与木香的空气。

  “河边边”窑烤面包店不仅烤出了令人惊艳的美味,更“烤热”了整个村庄的经济活力——周边农家乐、土特产店的生意随之兴旺,原本冷清的龙湾村逐渐成为飞天山镇新的文旅消费热点。“村里的旅游火起来了,有的村民正打算把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一起吃‘旅游饭’。”黄金煜说。

  黄金煜表示,“河边边”窑烤面包店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深深植根于湖南省支持青年创业的肥沃土壤。据悉,近年来,湖南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青年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包括创业培训、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全方位支持。郴州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将青年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打造了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经常有政府工作人员来为我排忧解难,嘱咐我只管用心经营店铺,其余的都交给他们。”黄金煜指着一条水泥路说,原先通往店里的路,车多了就灰尘满天飞,在政府的支持下,现在道路硬化了,邻里矛盾也少了。

  在一系列鼓励青年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下,如今,黄金煜和杨巧经营乡村面包店有了更坚实的底气,他们计划扩建一个更大的厨房,缓解“一包难求”的局面,同时计划推出“一日面包师”等深度体验活动,尝试从产品销售向体验消费优化升级。不仅如此,他们还筹划与周边旅游资源形成联动,包括瓦窑坪历史文化街区、五盖山国际森林康养度假区等,设计“窑烤面包+乡村漫游”文旅组合产品,引导顾客在等待面包出炉的时间里去探索周边景点,共同构建飞天山镇的乡村旅游品牌。

  面包店虽小,却可能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河边边”窑烤面包店就如同酵母一般,让乡村“发酵”出消费新活力。(胡用梅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嘉伟)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