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近百名村(社)党支部书记的共同见证下,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领头雁教育基金”宣告成立。现场,一位老人尤为引人注目:他个子瘦小,带着一副宽边的老花镜,穿着一身清爽的白衬衫,胸前佩戴崭新的党徽,沧桑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
他叫贵海良,是柯城区航埠镇新山村的老党员,耄耋之年的他,曾担任村支书21年。过去35年里,他坚守着一个秘密:偷偷攒下了一笔40万元的“私房钱”,就连最亲密的妻子也未曾察觉。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6月26日,正值他入党50周年的纪念日,贵海良把这笔巨额积蓄,捐给了党组织。经他发起,便有了“领头雁教育基金”,将专款用于基层村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教育等。
贵海良为何有此举动?又为何要倡导成立这样一个基金?
“私房钱”存了35年
木板床的油漆已经剥落,两只旧式皮箱叠在墙角,一张老式藤椅早已破洞……在贵海良的房间内,除了几件老旧家具,再无其他。可能唯一还能卖些钱的,是放在柴火间的老式自行车,几年前,贵海良花了100元从修车铺买来的。
一碗白粥,一盘青菜,几块老豆干,是贵海良最常见的伙食搭配,他早已习惯了这种简朴生活。就是这样一位农村老人,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6月15日傍晚,贵海良夹着一只黑色手提包,来到小儿子贵建国家里,同行的还有大儿子贵建忠。刚落座,老父亲就从包里取出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是几本存折。
“这上面共有40万元,我希望把钱捐出去,为乡村振兴助一把力。”贵海良开门见山,语气平静,“前几天,我全程收听了徐文光书记在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尤其是‘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支书’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培养和教育村党支部书记,真的很重要。趁我身体还不算太坏的时候,想对党组织表表我的一点心意。”
那晚,几人促膝长谈到深夜。儿子们想不通,老父亲是怎么攒下这笔巨款的?
1940年出生的贵海良,幼时因为家里穷,被过继给了舅舅,经常挨饿受冻,甚至因为严重的哮喘,差点没了性命。之后在政府的资助下,贵海良走入学堂,一路读到高中毕业。
而立之年,贵海良成为全村第一位共产党员。也就是那年,他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直至1991年卸任。从1985年开始,乡政府每月给村党支部书记发12元补贴,老贵就将这笔钱存入一个固定的账户,一直持续到2005年。
其间,贵海良办过10年的小型印刷厂,除了支付家里开销,私下他把一小部分钱存入这个账户。到了2010年之后,每月老贵都能收到一笔国家发放的基础养老金,最初是50元,现在涨到了155元,加上政府给老村支书的补贴,也涨到了每月210元。这两笔“固定收入”,贵海良一分没取用过。最近10年,他每年都要拿出2.5万元存进固定账户。
“平时,我也花不了什么钱,过日子根本不用愁。”听完父亲的讲述,儿子们当然明白父亲的心意,从最初的惊讶,到慢慢转为理解。贵建国说:“我知道,父亲一直想为党组织做点什么,但不知道是以这样的方式。作为儿女,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他的决定。”
“抠门老汉”的另一面
在老伴叶冬英眼里,贵海良是个特“抠门”的人。家里的房子前几年才装修,一块洗脸毛巾,用上好几年都不愿扔,平时很不舍得花钱。小孙女在城里读书,一次,儿子想问父亲借钱买学区房,被“狠心”拒绝。还有一次,贵海良骑车外出办事时,出了场车祸,住院半年就花了好几万元,他都没想过动用这笔存款。
然而,“抠门”的贵海良对公家事,却是另一种态度。
在80年代,合并前的塘下村出村路仅是条窄田埂,手推独轮车过去都得小心谨慎。当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贵海良决定要修机耕路,可村里账上一穷二白。于是,贵海良带头捐了500元,其他村干部、村民也跟着捐款。
后来,村里道路要拓宽,他又带头捐了1万元。拓宽道路需要从外面请泥水工,每天得支付50元工钱。为了省钱,贵海良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动员村民奉献义务工,大家自然二话不说。
看着大家齐上力,老贵心里过意不去。每天下午,他就自掏腰包买肉包子,一人一袋,一袋四个,给村民充饥当点心。虽然单个包子钱不多,可半年里,老贵买了近万个包子。
“老贵这人真的为村里做了很多事情,很热心,但他从来不会到处说。”郑荣昌也曾是原来塘下村党支部书记,说起贵海良要捐赠大额积蓄一事,他既觉得出乎意料,又觉得情理之中,还讲起了另一段往事。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生活条件慢慢改善,家家户户都新添了电器,可村里老旧的变压器“吃不消”,经常跳闸停电。说起当时的情景,村民郑美生还记忆犹新:“大家都很憋屈,买了电器不能用啊。”
“老贵这个人就很死脑筋,他提议要把变压器换掉。”郑荣昌回忆,那时贵海良已不是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办成这事,他又主动给村里捐款,“可以说,没有老贵的大方,我们还不知道要忍受多久。”
贵海良从不抽烟,也不喝酒,为了省钱常常喝粥、吃面将就了事。可这么多年来,当地学校改造、路面硬化,他都会带头捐款,总数达3万多元。
“初心”坚守半世纪
贵海良一直珍藏着一张薄薄的信笺,这是已故村民徐金良生前写给他的一封感谢信:“他担任书记以来,从不乱吃乱喝,不沾烟酒,不乱用公款,无私无畏,达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他愿弃小家顾大家,细水长流清见底,真心实意见人心,廉洁奉公领头雁,秉公办事无畏私。”
2005年,村内道路拓宽时要拆几户农户家的房子。每天晚上,贵海良就找村民谈心。“大家都挺给我面子,只要我开口,一准会答应。”贵海良说,和老百姓沟通就是靠以心换心。
村中心需要建停车场,贵海良主动让出自家的一亩地,换回的地离家很远。妻子有意见,他却笑着安慰:“只要是田地,能种粮食就好,远点没关系。”
老党员周银良家在村口有块空地,为了建小广场,贵海良三番五次上门游说。原本想在此建房的周银良,见老贵这样锲而不舍,也不好意思起来。说起这事,周银良满是对老贵的敬佩。虽然至今家里都没造上新房,周银良却毫无怨言。
贵建国担任新山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有十多年了。父亲贵海良经常告诫他:当好村干部,一是手不能伸到村集体,二是手不能伸到百姓口袋,三是多为村里办实事。贵建国不负众望,成为村民口中的“拼命书记”。
受父亲影响,贵建国主动在村里建起了“老年人食堂”。去年,他个人出资5万元,建起了村级基金,专门资助村里困难老人,还发动全村村民志愿服务留守老人。如今,乐于奉献在新山村蔚然成风,在村文化礼堂门口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今年村居家养老中心的捐款人名单。
在捐赠当天,贵海良专门给党组织写了一封信:“党的恩情永不忘,在我有生之年,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导,决定将个人积蓄交给党组织,以一点微薄贡献报答党的养育之恩。”
葛志军 蓝晨 本报记者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