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 左橙)“领会脱贫攻坚为什么能赢,弄清乡村振兴怎么兴”“发挥学会积极作用,完善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机制”……
12月26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暨乡村振兴战略下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功能与作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主办方供图
孙霄兵在讲话中强调,教育系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担当和行动自觉,着力提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力,在深入领会脱贫攻坚为什么能赢、充分了解乡村振兴怎么兴的基础上,扎实推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孙霄兵认为,要加强党对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体系;要完善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推进机制,立足教育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中的特色优势,突出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教育培训服务;要联合各界力量、融合各方教育资源支持乡村振兴,营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环境;要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
孙霄兵介绍,为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将原“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变更为“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他代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对新成立的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提出了几点希望:
一是要加强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三农”工作新局面的高度认识专委会工作的重要性。要严格按照国家对学术团体相关要求开展工作,争做先进社团组织。
二是要坚持学术立会。要搭建好乡村振兴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通过组织课题研究、举办研讨交流活动、打造专家智库等途径,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为乡村社会发展、农业经济和乡村治理等贡献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研究主题既要有理论视野和战略价值,如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教育的战略作用、定位与路径等,也要涉及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具体实践。
三是要坚持实践导向。要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文件精神开展工作,特别是“大力培养本土乡村振兴人才,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要求,全面开展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各类业务,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教育培训服务。要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基层专业人才培训,重点围绕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探索乡村教育的新路径、新标准,使乡村教育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四是要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打造有效的宣传推广平台,大力推广专委会的研究成果,提高专委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影响力。要积极探索学习国外教育助力“三农”发展的有益经验,与相关国际学术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孙霄兵强调,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希望大家以乡村振兴专委会理事会换届为新契机,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