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湖南湘潭市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分散照护

发稿时间:2023-09-27 10:5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秋分将近,稻谷成熟。近日,湘乡市东岸村残疾人李伸义吃上了由村干部和邻居送来的新鲜大米,一行人还帮他打扫家里的卫生。作为一名困难家庭二级肢残人士,由于儿女常年在外务工,李伸义生活极为不便。自从签订分散照护服务“四方协议”,他的“生活有人管、困难有人帮、生病有人问、应急有人理”。采访中,李伸义多次为这个暖心举措点赞。

  今年,湘潭在全省率先推出困难重度残疾人分散照护“四方协议”模式。乡镇(街道)、村(社区)、照料护理人、被照料对象签订“四方协议”,以家庭为基础、照料护理人为依托、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协助并监督,层层压实责任,人人各司其职,让困难重度残疾人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根据方案,乡镇(街道)、村(社区)除落实残疾人各项政策,指导和督促照料护理人履行责任外,还要定期上门探访,及时解决“急难愁盼”,同时发动志愿服务,浓厚扶残助残氛围。照料护理人为困难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和精神上的照护。
  “这项政策,主要服务于低保家庭或低收入边缘户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享受特困供养(五保)户,以及进入福利院等集中照护机构的不在此列。”湘潭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市已有5824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签订“四方协议”。
  翻看“四方协议”,记者发现,“人文关怀”4个字很是打眼。湘潭大力倡导邻里守望相助,发动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志愿者等,为没有法定义务照护人的困难重度残疾人,提供定期探视探访、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代购用品、送医送药等服务,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目前,湘潭共有近2000名志愿者活跃在助残服务中。
  湘潭建立以满意度调查、邻里评价等为主要方式的照料服务评价机制,纳入对村(社区)年度考核。村(社区)将扶残助残乡风文明建设,纳入村规民约,全市助残氛围日益浓厚。(钟思安)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