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我的扶贫之路已走了半年。半年时间里,脚步所及之处,有如电影般在眼前一帧帧掠过,虽如水轻柔,却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我走访过这样一个贫困户。一座石块砌的老房子,窗户已经破损了,虽然房顶被修缮了,但是经修缮的红瓦房顶与残破墙体格格不入,整个房子看着像一本立着的书,随时就会倒塌。阳光透不进向南的窗户,整个房间昏昏暗暗。走进房子,看到一个伛偻的老母亲和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儿子,房间横七竖八地排列着三条腿的桌子、没有靠背的椅子和一堆布满灰尘的农具。儿子无法成家,也不能参加劳动,于是他就成了母亲怀里40年也长不大的孩子。
我还去过一户人家。那天,天气阴沉沉的,一个村干部带着我们从狭窄的山梁爬上去,来到一座“新”瓦房前。门口的铁锅已经生锈,看上去很“新”的窗帘也已经布满灰尘。虽然是水泥地面,但却布满了薄薄的青苔。走进门,臭味熏天,屋里东西堆在一起发霉了,房梁上结着蜘蛛网,老人躺在床上,床前的桌子放着一碗大米粥,从老人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活下去的渴望。老人是五保户,一生未婚,无儿无女,丧失了劳动力,房子是政府修建的,生活用品是政府添置的,他似乎什么都不能做,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靠扶贫干部和村民帮送的饭充饥而“活着”,我们微弱的“关怀”也给了老人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张照片,一位扶贫干部去贫困老人家慰问,老人握着扶贫干部的手落下了眼泪。老人捂着嘴,嗫嚅着,大概想说些感谢的话。我不知道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但我能感受到其中流露的真挚感情。我想这样的含泪握手才是见证我们脱贫攻坚落到实处的最好方式。
几个节日红包、几笔扶贫款、几次慰问,无疑不能彻底消除贫困,然而,更重要的是,要让更多的人找到心灵的依靠,生活的希望,人格的尊严。
贫困户,是中国的另一面。或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飞驰的高铁,便捷的网购,如林的摩天大楼才是中国。然而,困顿的生存,褴缕的衣裳,似乎没有完结的病痛,也是中国。我们读中国这本书,既要欣赏光鲜靓丽的封面,也要留意那灰暗的底色。如此,我们才能看得明白,读得通透。
从梁家河走出来的领导人,无疑深入了解过底层。七年的知青生涯,让他和人民心心相依;一个精准扶贫的国策,让千万贫困人奔赴小康之路。
在这股浩荡扶贫春风中,我亲眼见证不少贫困户被安置到了整洁温暖的房间里;不少人借助网络,把地里的特产变成了钱,脱贫在望;还有不少人借助政策,奋发图强,建起了养猪场,种起了大棚菜,事业有声有色。幸运的是,我在其中,既是见证人,也是亲历者。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的我,也期盼着自己,在扶贫和脱贫之路上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将青春和热血洒遍蓬莱大地。
山东省蓬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