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喂完一遍蚕,可以休息一下了。”10月底,记者来到宁南县竹寿镇阳甸村余洪科家,院子里,弥漫着新鲜桑叶的清新香味。“这是今年最后一季蚕,目前来看,质量应该还不错。”余洪科说。
提起余洪科,当地村民无人不晓,这个1985年出生的农村小伙,打工五年后返乡养蚕创业,通过利用打工期间学到的先进生产管理经验,把家庭作坊变为家庭农场,成为当地有名的蚕桑大户,连续几年养蚕收入位列全县首位。
余洪科的创业之路有何经验和启示?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他又面临着怎样的困惑和难题?
【经验】
租蚕房代替建蚕房集中资源扩大规模
宁南县是传统养蚕大县,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蚕,但由于条件限制,从前很少有人家大规模养蚕,经济收益有限,不少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余洪科也是其中一人。
2008年底,余洪科回家探亲,在外学到不少生产管理经验的他,发现了商机。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部分桑园和蚕房废弃闲置,余洪科低价租赁这些闲置的养蚕资源,搞起大规模养殖。“现在租赁的蚕房总计有800多平方米,一年租金几千元。如果修建同样大小的蚕房,需要投入三十万元。”余洪科说,当年他就养蚕80多张,是当地普通养蚕家庭的2-3倍,因而一跃成为当地养蚕首富。
尝到甜头后,余洪科继续通过租赁、承包模式集中生产资源、扩大规模,同时,他购买和租赁切桑机、机动喷雾器、电动喷粉器等,把纯手工劳作变为半自动化生产。2012年,他养蚕120张,年收入突破2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养蚕“牛人”。
流水线生产计件付酬提高效率
每到养蚕忙季,当地村民都会雇佣帮工,帮助他们一起完成采桑叶、喂蚕、收茧等工作,按照劳作天数,付给报酬。
余洪科家中养蚕规模大,且桑地、蚕房分散,自然雇佣的工人多,管理也就有些难了。如何解决?在大型服装厂打过工的余洪科“拿”来了厂里的管理模式——流水线生产、计件付报酬。“我把工人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片区,小组中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每人负责不同的劳动环节。”余洪科说,这样的管理模式一方面节约了大量时间,另一方面明确了责任保证了生产质量,同时由于按件付酬,工人积极性也提升不少。“别家都是给100元一天,但在我家如果干得好,一天能拿到250元左右。”余洪科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前一个劳动力只能养1张蚕,通过改革后,可以养蚕1.6张左右。
如今,村里不少人开始学起余洪科的生产模式,走上养蚕致富路。2012年,全村养蚕收入10万元以上的蚕农达到6户。
【困惑】
管理成本高期待标准化规模厂房
在余洪科家中,挂着他从2009年到2012年获得的全县“蚕桑大户”的奖状,而2013年,这个桂冠可能不再属于他。“按照我这种生产模式,这样的规模可能就是极限了。”余洪科说,由于蚕房分散且生产条件参差不齐,同时家中雇佣的工人不固定、技术水平高低不一,管理上需要很大精力,“养蚕是门技术活,生产过程中,对温度、湿度、光度等都有很高要求,如果规模再扩大,可能就管不过来了。”
如何继续发展?“必须要建设统一的标准化厂房。”余洪科说,但这样的投入较大,目前自己还无法承担,“政府能否牵头出资或者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集中生产资源,再将资源承包、租赁给蚕农?”
余洪科的期盼正在变为现实。目前,宁南县正在大力实施蚕桑富民工程,逐步加大对蚕房建设等的补贴力度,推广合作社、联户经营等模式整合资源,推进养蚕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