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屯镇,你只要提到陈德领这个名字,无人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位为人民干实事的好书记。
2013年8月19日,我来到了大屯镇关庄村,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当时的我刚出校门,对村里的工作既感到好奇又感到陌生,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却又无从下手。这时候,陈德领书记就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和村民建立感情;如何处理日常工作;如何带领村民发展经济。这一幕幕,至今仍存在我的脑海中,仿佛那就是昨天的事。
到村里走访,摸清村里的情况。这是县选聘办交给我们的任务。关庄村下辖10个自然村,有5700多口人,要全部了解他们的情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初到关庄村的人来说。刚开始,我就先了解支部附近村民的情况。由于他们大多数都没有见过我,所以走访进行的并不顺利,磕磕碰碰,一天下来才走访了7家住户。正当我一筹莫展时,陈德领书记知道了这件事,笑着说:“咱们村人多,覆盖面积也大。你来到咱们村,就是咱们村的人,有什么事,你就直接给我说,不要怕麻烦我,知道了吗。”这几句话,对于当时的我,很受感动,也很受鼓舞。第二天,陈德领书记就趁工作之余,冒着烈日,带领我了解全村的情况。我也向选聘办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直到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候陈德领书记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但他仍顶着风吹日晒走遍了全村。
工作时间越长,我就越来越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无论陈书记走到哪里,他都拿着一个布包。布包的颜色已经泛白,周围都是缝缝补补的痕迹,有的是用红线缝的,有的是用黑线补的。陈书记看我一直盯着布包,就笑着说:“你看我这包,是不是很潮流。这布包是你大娘用以前的工作服缝的,跟着我久了,感情深了,不舍得扔。”我仔细看了看,布包内分三个夹兜,一个大的装的是日记本和村民的证件,两个小的放的是急救药和食品。我小心翼翼的拿出有些破损的笔记本,里面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有村民待办的事,有自己的想法、建议,有下一步村内工作的重点等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村里的事情又多,要是不及时记下,就会有疏漏。咱们作为村干部,只有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才能真正的为老百姓办实事。”陈书记的谆谆教导一直铭记在我心中。
陈德领在上海接受手术治疗后,需要住院观察3个月。但陈书记放心不下村内的工作,稍有好转时,就不顾医生和儿女的劝诫,回到村里主持美好乡村建设工作。10月份,村内开两委会,商讨农合收缴情况。当时,陈书记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但他仍边打点滴边开会,最终,提前完成了农合收缴任务。陈书记还患有糖尿病,加重后,每天都是自己打胰岛素。所用注射针头是一次性的,他却用后密封,连续使用五、六次,直到弯得不能再用才舍得更换。病种期间,女儿给他买了一种比较贵重的药,医嘱每天六粒。他却只吃四粒,两天的药就能吃上三天。女儿发现后,心痛的埋怨他,他却笑着说:“这样不就能省一天钱吗”。别看他对于自己如此节俭,对于别人、对公事,陈书记却很慷慨大方,经常自掏腰包接济有困难的村民。陈村孤儿陈广尚,其父母生病住院后因输血不贵发罹患艾滋病。陈德领书记和儿子陈明宇操持包办了夫妻两的治疗、安葬等生前身后事宜,同时又担负起10岁遗孤陈广尚的抚养之责。过年换季,给他买新衣服,开学给他买新文具,联系学校免收一切费用,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直把他培养到中学毕业。
虽然,我和陈德领书记一起工作了才半年多,但他交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将使我一生受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以陈德领书记为榜样,脚踏实地、全心全意的为村民服务。(宿州萧县大屯镇关庄村村主任助理 刘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