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热点时评 >> 正文

“四气”锤炼“硬核”组工干部

发稿时间:2022-03-30 10:3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是新时代对组工干部提出了“12字”的新要求。作为组工干部必须“强正气、养大气、提锐气、增地气”,用实际行动争做让党满意、让群众放心的“硬核”组工干部,奋力书写新时代组织工作优异答卷。

  强正气,行稳致远不迷航。“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正气,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是组工干部的“脊梁”。作为组工干部,平时要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谛,要敢于坚持真理,纠正错误,抵制歪风,做到思想端正,作风端正,行为端正,按客观规律、党性原则办事;要强化自律意识,敢于树正气、倡正气、扬正气,做正气的“守护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身正气,永不迷航;始终将公道正派作为自身职业道德和行为规则,切实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始终严于律己、慎独慎微,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立场坚定不迷航,头脑清醒不糊涂,信念如磐不动摇,在新的赶考路上行稳致远。

  养大气,胸怀坦荡勇担当。古人云:“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豁达开明是组工干部应有的一种胸怀、一种觉悟、一种品格。党员干部的大气就是包容之心、大爱之心。一个人年轻时多吃些苦,多经历些磨难,人生之路才会更稳健。吃亏是福,受气是历练。人的格局往往是委屈撑大的,人的境界常常是磨难铸就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也会存在自身的不足与短板,工作中、生活中有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态最重要,切莫对他人的细小不足耿耿于怀、斤斤计较。要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干正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始终做到安心、静心、用心,在团结协作中不断积蓄前行力量。

  提锐气,攻坚克难抓落实。锐气,是一种胆量、一种魄力、一种攻坚克难之气。组工干部作为党员队伍的“排头兵”要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增强自身锐气,要心中有责。时刻将责任铭记心头,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无惧无畏的胆识,直面发展困难,努力干事成事。要深入一线贯彻落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工作要求,扑下身子下基层和群众“拉家常、察民意、体民情”,善于在田间地头、车间工厂、街道社区中“为人民服务”,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坚持群策群力、问政于民、问计于众,持之以恒促整改抓落实,坚决杜绝“工作不行材料补上”的行为,杜绝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要保持昂扬锐气、不畏艰难、奋力拼搏;要敢于管中窥豹、见微知著、做好小事;要做到锐意进取,保持昂扬拼搏的斗志。

  增地气,以民为本守初心。毛泽东同志曾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喻为“土地”,组工干部只有把自身根植于“土地”,才能增地气。不接地气的最大表现为,以丰富理论知识自居,看不到群众的生活,听不懂群众的诉求,甚至出现“鸡同鸭讲”场面。组工干部要扎根基层,脚下多沾泥土,要多走田间地头、多敲村民家门,尽快地融入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熟悉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与他们零距离、面对面地交流沟通,时刻将群众冷暖疾苦放在心上,了解群众的所盼所想,多些嘘寒问暖,多些家长里短,用真情实意换取群众的信任支持。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知行合一,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在常知不足中取得进步,在滴水穿石中积累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强大底气。(云南玉溪红塔区委组织部 杨海燕)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