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热点时评 >> 正文

念好“四字诀”构筑乡村振兴人才高地

发稿时间:2022-06-28 16:4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强化人才技术标准支撑。加快培育各类技术技能和服务管理人员,探索建立乡村工匠培养和管理制度,支持熟悉乡村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村庄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人才互通共享”。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乡村振兴这张蓝图的“执笔人”,各级党委政府要念好人才工作“四字诀”,像防止水土流失那样防止人才流失,推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评价、环境打造等环节协同发力,多渠道挖掘创业能人、专业人才、帮扶队伍、经营人才力量,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引进上,突出一个“准”字。人才引进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大力引进什么样的人才,“精准引才”才是人才引进的应有之道。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进原则,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要让英雄有用武之地,确保人岗相宜,开展“精准滴灌”。坚持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并重,聚焦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需求,全面梳理形成“人才需求清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紧缺的岗位上发挥才能、实现价值。实现引进一批人才、补齐一批短板、搞活一批产业、建好一个乡村。要建立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以乡情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

  人才培养上,把握一个“全”字。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程,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计。要加大乡村人才培养力度,要将人才培养放到时代发展大势、事业发展大局中去审视,持续跟踪和调研,聚焦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链条,立体式“扫描透视”,全方位“把脉问诊”,找准找实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分类别、分环节、分重点建好问题台账,列出问题“单子”,为针对性补齐短板缺项打好基础。要将人才放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锻炼,在“磨刀石”上练就铁肩硬骨,在实践历练下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能力、提升专业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为“土专家”“田秀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激活农业强的动力引擎。

  人才评价上,做到一个“实”字。用人如器,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对专业技术人员要评其所长,扬长避短。要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按照重实效、重实绩的原则,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评价标准,总结梳理人才在岗位上的具体表现,将定性与定量的标准相结合,充分了解人才的品德、能力、业绩和担当作为情况,把工作勤勉、实绩突出、群众信赖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探索建立以同行业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强化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岗位考评结果运用,打破“一评一聘定终身”的传统做法,建立“人才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评价管理体系。

  环境打造上,坚持一个“优”字。不拒众流,方为沧海。人才竞争,短期看投入,中期看政策,长期看环境和生态。因此,要抓住服务保障这个关键因素,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坚持“待遇留人”与“感情留人”相结合,为各类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服务。落实定期走访、联系和服务专家人才制度,积极在各类人才中发展党员。优化人才管理、服务方式,鼓励各类成果持有人以科研成果作价入股,推行企业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权分红等激励制度。推行人才子女教育优先保障计划,拿出最好的学校学位安排好引进人才的子女入学,妥善安置人才随迁家属工作,在医疗保障上为乡村人才开通绿色通道。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新时代呼唤大有可为的人,唯有念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评价、环境打造上的“准、全、新、优”“四字诀”,才能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步步将乡村振兴的蓝图写进现实。(云南玉溪红塔区委组织部 杨海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