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养鸡业的蓬勃发展,鸡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广泛,其中以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养鸡业的一大危害,以鸡败血霉形体(MG)为主要病原的呼吸道病成为人们观注的焦点。
一、病原
MG属于一种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壁,没有固定形态,基本上是球形到球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能够自体繁殖,构造简单,能够通过细菌滤器。对培养条件要求较高,且长生缓慢,在琼脂培养基上需培养3-10天,典型菌落非常小(0.3-1mm),光滑、圆形、稍平,中心区稍隆起,似煎蛋状的菌落。MG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离体后很快失去活力,低温有利于存活,4℃能存活10-20天,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有抵抗力,对链霉素,四环素敏感。
二、发病特点及流行情况
本病全年都可能发生,在冬春季多发,单纯的MG感染并不严重,只有轻度呼吸道症状,死亡率较低,但当环境变化,营养不良,管理较差的鸡群可促进本病的发展。常继发大肠杆菌以及ND、IB等疾病,死亡率可高达40-50%,特别肉仔鸡发病率更高,影响大,生长明显受阻,饲料转化率低,废弃率高,在养鸡业微薄的利润中,如果发生较严重的MG,就无利可获了,产蛋鸡若发生,产蛋率要下降10-40%,并且可以蛋传给下一代。
本病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空气、饮水、接触、交配均可传播本病,特别是在管理差的鸡群更容易诱发本病,并且用药不能清除病原。
三、症状
本病病程长,难以根除,幼龄鸡症状明显,开始流浆液性、粘液性鼻汁,打喷嚏,鼻孔周围被沾污,逐步发展到气喘、咳嗽、啰音、食欲下降、生长停滞、逐渐消瘦。有的鸡开始眼湿润、流泪,逐步到眼脸肿涨,眶下窦蓄积物形成干酪物。本病呈慢性经过,因管理条件不同,继发感染状况而异。
成年鸡感染很少死亡,如断发感染死亡率可达30%,主要是产蛋鸡产蛋减少,孵化率低,弱雏多。
四、病理变化
病鸡主要见气管、气囊、窦及肺的呼吸系统病变 ,鼻粘膜水肿,气管内有粘性分泌物,粘膜增厚,粘膜外观呈念珠状,气囊呈灰色混浊、增厚,有干酪样渗出物;肺有肺炎病变,并可见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硬节,严重者出现纤维素性或化脓性心包炎、肝包膜炎、心包增厚,体腔内可见大量干酪样物,眼部严重者切开结膜可挤出黄色干酪物凝块。
五、综合防治
我国作为一个养鸡大国,霉形体病发生非常广泛,该病并不象ND、IB之类损害严重、明显,常不引起饲养者足够的重视,其不知MG对养鸡业效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在肉鸡业中,MG几乎无处不在,由于MG的存在,引发了大肠杆菌,ND、IB等病的混合感染,给我国并不发达的养鸡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用简单的药物防治,已不能彻底控制住本病,必须建立全面、安全的防疫体系,系统地控制好MG对养鸡业的危害。
1.未发病的种鸡则要对鸡群进行定期检疫,一般在2、4、6月龄时各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鸡,全群鸡淘汰在我国现有的条件还做不到。应注意从安全地区、场家引进苗鸡、种蛋,严格消毒,防止病原传入,尽量做到全进全现。
2.对已感染MG的鸡群,产蛋鸡最好尽早处理,对于表现出症状的鸡群应尽早用药物控制,选用敏感药物如链霉素、泰乐菌素、红霉素、林肯霉素均可,MG易产生耐药性,最好一次控制住。
对于含有MG的种蛋最好不孵化,如把林肯霉素,状观霉素注射于种蛋气室内进行处理,效果较好。用温差法把37.8℃的种蛋浸入5℃的300-400ppm的药液中,可使药物浸入种蛋;也可将种蛋放入一密闭容器内,用负压抽空,然后从另一侧注入药液,也可向种蛋内浸入药液;另外,在孵化器中,将种蛋内部升温至46℃,然后降至37.8℃孵化;将37℃的种蛋浸到45℃的水中14小时,都可较好地控制MG,但这些措施都会使孵化率降低。
运用MG疫苗也可控制该病的发生,活苗和油苗均可运用,对于未发病的最好用油苗,10日龄接种一次,产蛋前再进行二免,可以控制该病的发生和经孵传播。
3.做好防制MG传播的日常管理。MG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改善饲养条件,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消毒无疑是控制本病的好方法。鸡只的密度过大,潮湿寒冷,特别是氨浓度高等不良条件均会造成本病的发生。对于发生感染的鸡群不能用气雾法免疫ND、IB,否则会加速本病的传播。为防止空气传播,对种鸡采用正压过滤通风,可以推广。饲料加工过程中加热到80℃,3分钟可杀灭MG。饮水采用清洁的水并消毒。对鸡群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药物预防也是一条可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