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茄子的生长周期和结果规律,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菜农共同探索出一套新的栽培方法――茄子“双倍”种植。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充分利用茄子生产周期长和茄子的结果规律,在定植时比常规栽培多栽一倍秧苗,在门茄长成采摘后,立即剪除多栽的那一倍茄秧,使同一面积地块增收近一倍的门茄,且门茄果实肥大、品质好、上市早、价格高,从而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下面介绍这种栽培方法和技术措施:
1、增施基肥:茄子喜光喜温,喜大肥大水,要选择无树荫、土壤肥沃的地块,基肥由常规栽培亩施农家肥5000~6000公斤增加到10000~12000公斤、过鳞酸钙从15~20公斤增加到30~40公斤,充分混合后均匀撒于地表,深耕耙平。
2、品种及定植:品种应选择二苠、七叶茄、六叶茄等。按常规栽培,茄子亩定植密度在2200~23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60厘米,此法定植行距仍按50厘米,但株距缩短为30厘米。具体的操作是在整好的田里按50厘米的行距开沟,沟深12~15厘米,然后在开好的沟内按30厘米的株距刨坑,使亩定植数由常规的2200~2300株增加到4500棵左右,栽苗后覆土踩实浇头水,过3~5天再浇一次水。缓苗后,即进行中耕,头一次用大锄,以后再用小锄锄3~4次,进行蹲苗,促使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等到门茄坐住(即茄子小枣大小)时,将隔棵门茄以上的花蕾抹去,打掉顶尖。随即开沟覆土起垄,这时茄秧由定植时的沟变为埂,然后按每亩5~10公斤尿素追肥浇大水,以促使门茄迅速膨大。
3、采收:当门茄长成(一般长到1~1.5公斤)时,就要根据市场行情及时采摘上市,门茄采收后立即剪除已经抹掉花蕾、打掉顶尖的多栽的那一倍茄秧,并捡出田外,使茄子恢复到常规定植的2200~2300棵的密度水平。随后进行中耕除草,并再每亩施入尿素5~10公斤,浇水并随水灌入已泡好的香油渣或者大粪稀等有机肥,促使茄子恢复快长,以后的管理与常规栽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