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郜不在葛庄村,就在去村里的路上。”这句话让我心满意足,群众已然把我当作葛庄村中的一员,我也把村子当成了自己的家。
2007年5月我被选聘为河南省博爱县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分配到清化镇葛庄村担任村委主任助理,尽快熟悉村里情况是主任给我的主要任务。于是我开始挨家挨户走访谈心,村里的干部、群众代表、党员、德高望重的老人、经济能人一个不落,同时把了解到的情况都一一记在本子上。经过一段时间了解,大家一致反映村里没有学校和教育活动设施,一到寒暑假,一些留守儿童都无处可去。掌握情况后,我主动请缨,凭着曾经做过中学教师的经验,利用工作闲暇在村委会办起了免费培训班,寒暑假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没想到自己认为微不足道的举动竟受到村里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赞许,郜助理的称谓也亲切的变成了“老郜”,这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同时也增强了我扎根农村的信念。
随着对村里事物的逐渐熟悉,我发现村民吃水还是靠各家打的浅水井,水质和味道都比较差。于是我在村“两委”会议上提出改善村里吃水条件的建议。经过研究,村里让我负责这项工作,在镇里和县水利部门的帮助下,我提交的“安全饮水”工程申请很快得到批复。2009年九月初,饮水工程全面启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从吃水管道的设计到井房的选址和建盖,从白天与村民一起拿铁锹开挖供水管道沟到晚上把问题集中起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全程参与其中,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村民的认可和赞扬,而只是想为“家”里做点什么。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供水管道终于入户,压在我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下了。
但怕什么,就来什么。有个别村民反应晚上回家水管无水。得知这个消息,我当时的心情无比沮丧,付出那么多,最后得到的结果竟然这样不圆满。自己不甘心事情就这样被搞砸,决定连夜再去检查一遍供水管道,找找问题。当我拿着手电走在村里的路上,陆陆续续有热心的村民走出家门主动跟在我身旁帮助找问题,脸上看不出一点埋怨。终于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努力,问题被找到了。原来由于天气太冷,有几家农户的水表连接处没有处理好,水管冰冻导致无水。第二天,我联系施工队将问题管道进行了维修,村里的农户终于全都吃上了安全放心的水。此时我完全没有了激动和兴奋,取而代之的是对村民的歉意和感激。
转眼6年过去了,在葛庄村工作的这六年来,我时刻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工作,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着青春,因为这里就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