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猪倌”书记誓要贫困村大变样

http://www.youth.cn 2018-11-06 10:54:00 中国青年网

  特别是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之后,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杨家河村秉承金光悌勤政为民思想,按照“整县推进、整镇提升、整村夯实”的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将精准扶贫与党建、产业发展、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一系列强村富民项目:一是做实做强村集体经济。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社员101户,创办“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先后建成70亩黄花基地、100亩虎杖基地。为炒热黄花菜,拓宽市场销路,村里投入35万元兴办加工厂、注册商标、设计产品包装。另依托扶贫项目资金,建设一座164 kW·h的光伏发电站,收益可观。

  到2017年,村集体通过老茶园发包、黄花加工厂承租、光伏发电,共实现增收8万元。二是落实落细惠民实事。新建通组通湾水泥路5.5公里、扩宽村级主干道1.9公里;为全村331户免费安装自来水,实现路水全覆盖;整修当家塘9口,修建农田灌溉沟渠2000米;大力实施以“厕所革命”为主的村庄环境整治项目,拆除户外旱厕110余间,新建公厕2处,整治绿化街道3公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安装太阳能路灯140盏,解决村民出行难题;新建高标准文化礼堂,村民休闲广场,投入体育健身器材2套,极大满足村民文化需求。三是探索“党建+廉政”融合发展的模式。依托金光悌廉政文化资源,打造英山县首座廉史馆、修建长约1000米的廉政文化长廊,绘制廉政壁画10幅、设置廉政橱窗20块;建成以“六有”为标准的党员活动室,设施齐全、空间宽敞的便民服务大厅。

  

杨家河村文化礼堂新貌

  

黄花基地获丰收,杨超等干部喜出望外。

  三年来,杨家河村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水泥路、自来水、太阳能路灯直接送到了群众家门口,老百姓脱贫致富有产业、看病住院有报销、读书盖房有补贴、休闲健身有去处,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脑袋越来越富,真正实现了从深度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蜕变。

  谈起未来的打算,杨超斩钉截铁的说:“杨家河村有一支团结、高效、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我们必定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抓铁有痕的毅力真扶贫、扶真贫。让每个群众都切身感受到精准扶贫所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决摘掉贫困帽,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力争打造一个富裕秀美、生态宜居、人人向往的杨家河。”(付越)

编辑:杨维琼 来源:中国青年网

科学家240 172.png

青网首页 青年创新创业.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