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煦的春风里,我们和全国20多万大学生村官一道,体味“两会时间”里传递出的中国好声音。
我们欣喜地获悉,十二届全国人大新任代表中有11名是大学生村官。另有47名大学生村官在此前各省市区召开的“两会”上,当选省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是继4名大学生村官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33名大学生村官当选省级党代表之后,大学生村官群体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喜事,必将深深地定格在大学生村官群体的集体记忆中,浓墨重彩地书写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宏伟蓝图上。
大学生村官当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昭示着这一新生的群体在各级党组织的悉心培养下,在乡村雨露的滋养下,正由当初的稚嫩青涩走向干练成熟,成为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新星一族。解读这一现象,释放出多重积极信号:他们扎根基层、奉献社会、干事创业的职业追求,赢得了广泛的民意基础;他们情系百姓、汗洒热土、染牢底色的价值取向,激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他们青春洋溢、活力充盈、开拓创新的群体特质,产生了强烈的身份认同;他们为民代言、替民分忧、帮民解困的责任情怀,顺应了群众的诉求表达,为“两会”参政议政注入了新鲜元素……春天里的故事,是大学生村官群体成长的缩影,正如一位代表所言,村官身份是他们成长成才的最大“红利”。年轻村官们选择到广阔天地放飞青春理想,人民群众则用手中的选票将他们中的优秀代表送进了人民大会堂。
作为来自基层的新代表、新委员,“80后”大学生村官亮相“两会”自然受到公众的关注。他们的每一份建议、每一次发言,既是挑战,更是考验,关乎群体形象。而提高履职能力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强烈的“角色意识”。
从人大代表的选举来看,城乡约每43万人分配1名代表名额,当选代表的不易由此可见一斑,使命何其光荣、责任何其重大不言而喻。因为,一个人的不称职就意味着43万人缺席,一个人的失语就意味着43万人沉默。无论代表还是委员,头衔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责任。若不能以天下为己任,为民生而呐喊,而是仅仅享受这份荣光,那光环很快就会黯淡。
角色是担当,是责任。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大学生村官来自基层一线,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会议期间,那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大白话、内心话,最能直接反映基层群众的意愿,表达群众的诉求。讲真话、讲实话、讲有用的话应成为自觉追求。会议之外的5年任期内,要时刻牢记代表职责,以敏锐的嗅觉关心身边群众,调研社会问题,写出见解独到的议案、提案和建议。随着社会民主意识的日益提升,人们评判的眼光也越来越犀利。公众已经不再满足于表态式的批评、口号式的建议,来自村官的原生态呈现,将成为参政议政舞台上的一抹亮色。
角色是智慧,是成长。当选代表、委员,意味着生命中多了一次精彩的人生体验。与传统意义上的村官相比较,大学生村官具有知识面宽、理念超前、思维开放等特点,在“两会”的平台上,没有官衔、地位、财富、名气之分,平等的身份给予了所有代表委员同等的权利,也是大学生村官展示聪明才智的重要舞台。只有做到既深思熟虑,又善于表达;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切实思路;既有旁观者的冷静,又有主人翁的担当;既有基层视角,又有国家视野,才能把群众的关切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现路径,将人民的心声上升为未来发展的国家意志,从而找到社会的公约数,聚集发展的正能量。
对此,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