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版推出“城镇化进程的中国思考”系列评论部文章,引起读者的广泛讨论。城镇化是一个既宏大又切近的话题,一头连着现代化进程,一头系着个体情思。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千千万万个游子在城市与家乡之间“折返跑”。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那些既亲密又疏离的亲友,给行进中的人们带来哪些新感受?又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引发城镇化哪些新思考?
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发表一组回乡观察,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生或青年教师。他们的笔下既有念兹在兹的赤子深情,也有带着学理的冷静观察。或许他们看到的只是某个“点”,见解也未必全面成熟,但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更多乡土中国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作为乡土中国走向现代中国的主人翁,这一代人对“变动中国”的观察视角和思考取向,本身也成为这个时代中的组成部分,值得与大家分享。
——编者
通往故乡的路总是那么悠长而惆怅。村口的那棵老皂角树已经枯黄,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倔强地守望在那里,见证着故乡人的来来往往,似乎成为连接远方和家乡的结点,一头是魂牵梦萦的故乡,另一头是通往远方曲折蜿蜒的山路,盘旋在这洛水之旁高高低低的丘陵之上。
从我记事起,父母就在外打拼,村里小学承载着我最初的记忆。这次回家,我仍然跟从前一样,到小学里散步、回忆。与20年前相比,学校的变化是如此之小,石板堆砌的乒乓台、用来打铃的铁块、斑驳的墙壁,依旧是曾经的模样。显然,与村里涌起的一座座大房子、逐渐多起来的轿车相比,小学似乎有点落寞。家人不无伤感地说,“村里的小学生都快走完了”。
学生都去哪儿了?原来,村里学校从硬件到师资都比较差,村里很多适龄学生去上了私立学校。从市场的角度来讲,私立学校的发展本无可厚非,在盈利目标的驱动下,更能利用区位优势,集中整合教师、资金等各方面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等手段来吸引更多关注;另一方面,它也在逐渐地掏空公办学校,使公办小学处于被动的地位。
就这样,围绕着农村的小学教育形成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是私立学校吸引生源、师资等,自身发展不断壮大;另一方面是公立学校流失生源和优秀教师,在并校过程中又不断萎缩。私立学校花费高,增加了农民的教育投入,更何况一些私立学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教育质量大打折扣。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上述问题更加突出。教育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我国农村的中小学数量锐减一半,农村小学校竟减少了22.94万所,10年间平均每天减少63所。这其中除了撤点并校的影响,还有多少是因为公立学校的凋敝?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保障这些孩子健康全面地成长?农村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少,在高考改革之外,农村的基础教育同样不能忽视。谁说泥土里就没有未来,谁说野地里就长不出芬芳?小学是我梦想启程的地方,我期盼它能变得更好,呵护更多孩子的童年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