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在寿光市田柳镇丁家庄村采访时,发现这个村西红柿的价格总要比其他西红柿种植专业村每斤高出1-2毛钱,这是为何?记者发现,丁家庄村的西红柿之所以受菜商青睐,品质好是一方面,单是那一幅漂亮的脸蛋儿,就足以让周边的菜农望洋兴叹,那么他们村的西红柿模样那么俊俏,是咋长得呢?为此记者到丁家村进行了深入采访,现将其关键技术整理出来,以供菜农参考。
春茬番茄不宜跪着长
大家都知道,不少菜农习惯让西红柿“跪着长”,为的是防止它徒长。而在丁家庄村菜农张希会的大棚内采访时,记者发现他种植的西红柿全部采用竹竿搭架,然后将西红柿的茎秆笔直的固定在竹竿上,让其直立生长。那么张师傅为何要让西红柿直立生长,而不在西红柿定植时,将西红柿茎秆倾斜一下,然后再将西红柿固定呢?
张师傅告诉记者说:“是否让西红柿跪着长,要看季节,不能一慨而论。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定植西红柿时,因为天气温度高,西红柿易发生徒长,使用跪着长可以抑旺促壮,但是在春季种植西红柿时,因为棚内的温度低,西红柿的营养生长较弱,如果再将西红柿倾斜,就会严重抑制西红柿长势的提高,同时,还会导致叶片上下间距变小,相互之间遮光严重,降低叶片的有效光合叶面积,使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减少,不利于果实的膨大及转色。所以在种植春茬西红柿时,都是让西红柿的茎秆直立生长。”
另外,张师傅还告诉记者说,让西红柿直立生长,可以避免植株倾斜对茎秆造成损伤,从而有利于营养在植株体内的运输。植株直立生长后,茎秆的节间也会变长,这样能将叶片与叶片的距离适当拉开,降低叶片之间的相互遮挡,增加有效光合叶面积,从而有利于叶片制造更多的营养,促进植株长势的提高。
如果菜农留取的果穗较多,采取这样的管理方法后会导致植株较高,不利于管理。这样菜农可以等春季温度升高时,棚内的西红柿点到4穗花以上时,采取适当落蔓,粮食作物或者将植株的上部按“S”型固定在竹竿上的方法,降低植株的高度即可。
控好地温 植株健壮
“你这西红柿分量真不轻啊!一掂量就知道不是空洞果,里面肯定是肉多汁满吧!”记者拿起张希才师傅刚摘下的第四穗上的西红柿,拿在手中掂量着对张师傅说。“最近总听到菜农打电话反映,西红柿空洞果严重,有的甚至从第三穗果就出现空洞果,以致果实的商品性及产量都受到严重影响,可是你们种植的西红柿为何几乎没有空心果呢?”
“要想结好果,得有健壮的棵子,你看我种植的西红柿茎杆多粗壮!通过这些年种植西红柿,我们总结出一个规律来,当春季回暖时,如果地温低于气温,就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根系吸收的营养不能满足地上部植株生长的需要,导致棵子生长细弱,进而容易发生空洞果等畸形果。”张师傅一下就点到问题的要害。
很多菜农种棚多年,都有这样一种习惯,即春季外界气温一开始回升,就赶紧采取措施来提高棚内温度,如中午前后棚内温度能达到30℃以上,以促进植株快速生长,使果实能提早上市,趁着价高卖个好价钱。乍一听,这样做挺好啊,还能提高经济效益呢!可是,往往这样做了的菜农,到了结果期却都发现,花卉种植棚内西红柿品质较差,畸形果多,卖不上价去!这到底是何原因呢?
这主要是地温与气温提高不同步,气温看起来很高了,而地温仍很低,所以棵子仍然很弱。因为棚内空气温度受太阳光照是可以很快升高的,而地温则不同,由于土壤中含一定水量,而水的比热容最大,想要使土壤升高1℃都需要吸收大量热量,因此地温上升缓慢,气温上升过快,两者不协调必然出问题。地上部因气温较高,枝叶生长变快,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供应,而地下部温度还较低,老根的营养吸收供应能力在经历深冬期后已逐渐衰弱,新根虽随春季到来开始萌发,但新老根交替过程未完成,根系的吸收能力还相对较弱,于是两者矛盾就凸现出来了。土壤中的矿质营养元素吸收不足,地上部植株制造的有机营养有限,而枝叶快速生长的同时还需要消耗植株内的有机营养,以致植物处于“饥饿”状态,植株的根系及果实的生长受到影响,长时间后植株长势变弱,茎秆细长,果实畸形空洞就在所难免了。“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如同人一样,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需要一个渐渐适应的过程,过渡得太快谁也受不了,植物也一样!因此,我们村在种西红柿时,就很重视地温与气温的同步提高,在初春时,棚内气温高于25℃就要马上放风,这样给植株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预防植株生长细弱。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别看这样做植株前期生长缓慢,但是形成的根系强大,植株生长健壮,果实后期膨大速度快,结出的果实品质好,产量高,且不会耽误果实的上市时间,一点也不少卖钱!”张师傅很自豪地告诉记者。
注意留叶养果
记者在很多种植西红柿的种植专业村采访时,看到菜农当西红柿长到预留的果穗数量时,都会将顶部果穗以上的叶片及生长点一起疏除,而果实膨大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距离果穗最近的上部叶片的供应,这样植株的顶部没有叶片,就会导致最上部的果穗与下部的果穗之间争夺营养,以致营养供应不足而出现空洞果等畸形果。而在丁家庄村采访时,记者看到菜农种植的西红柿几乎没有空心果。
原来,丁家庄菜农在当西红柿长到预留果穗时,并没有急于摘心,而是待顶部果穗的上部再长出2-3片叶片时才进行摘心。张师傅告诉记者说:“植株顶部留取2-3片叶后,因为这些叶片见光多,相互之间遮挡少,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多,不仅完全能够供应顶穗果实的生长,而且顶部叶片制造的营养还能继续向下运输,在留果过多时保证植株上部的几穗果实的营养供应,满足上部果实膨大对营养的需求,从而有效避免出现空洞果。
另外,像2010年12月底及2011年1月初定植的西红柿,如果留5-6穗果,那么植株顶部的西红柿要等到5月初才会转色。而那时已经快到夏季,太阳光照强,棚内温度高,如果果实暴露在太阳之下,就会影响顶部果实茄红素的形成,从而导致转色不良,严重时还会导致果实出现日灼。而在植株的顶部留取2-3片叶片后,顶部的叶片就会对果实形成遮挡,从而有效地避免果实出现转色不良的现象,更能有效的避免日灼果的产生。
减少农药用量,保持果面洁净
记者在丁家庄采访时,进入菜农的大棚内,第一感觉就是西红柿叶片浓绿舒展,很少有病斑,而且果实方圆周正,果面干净鲜亮,再加上这里的菜农勤于管理,操作行间与棚内走道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病残老叶,总体上给人一种很自然很舒服的感觉。难怪该村的西红柿卖得这么火,无论哪个菜商走进这样的棚里都会愿意花高价来收购这的西红柿。
说道西红柿果实光泽艳丽,记者有些纳闷,张师傅到底用了啥秘方,是在西红柿采摘前通过喷水洗果的方式将果面洗净,还是有啥好的秘方促进果面亮丽呢?
张师傅笑着告诉农林网的记者,“没啥秘方,除了品种原因,我想主要是因为我注意利用环境调控来抑制病害发生,从而降低用药量的缘故吧!”
据张师傅介绍,以前为了防治病害,过于依赖农药,三五天打一次药,病害防治效果还是不理想,而且喷药多了,叶片与果面药粉残留多,果实颜色不鲜亮,污浊不清,来收西红柿的菜商也不喜欢。订阅《北方蔬菜报》后,发现这份报纸在病害防治方面提倡通过调控棚室环境来抑制病害的发生发展,这一点对他启发很大。从前几年开始,他就特别注意控制棚室温度、湿度。通过及时放风,使白天温度控制在25-26℃,绝不能超过28℃,夜间温度控制在15℃左右,棚内相对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严防棚内相对空气湿度超过90%,从而有效控制叶霉病、灰霉病、晚疫病等病害的发生。在控制棚内空气湿度时,他主要依靠地膜覆盖和膜下勤溜小水这两条途径,地膜要撑起来避免直接与地面接触,膜下勤浇小水使土壤见干见湿,结合勤划锄,避免土壤被踩实,造成板结,影响根系呼吸与养分吸收。
此外,张师傅还说:管理要勤、要细。及时地疏叶打杈,西红柿下部叶片一点也不郁闭,通风透光性良好;操作行与走道内收拾得干干净净;残花病老叶都拾出棚外。这样不仅让人感觉棚内干净敞亮,还大大降低了病菌再侵染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