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甜橙早该过季,但在邻水县石永镇万秀桥库区的石永果园,一个个金黄的甜橙却依然高挂枝头。果园里,村民正忙着采摘、搬运,不停地往来自云南、贵州、重庆等地的大货车上装货。货车旁边,果园业主张于华正在接电话:“是垫江的老张啊,再过5天嘛,这几天都已经排满了。卖断货了?那我尽量争取安排你3天后来运……”
跨省接招
“病危”果园新生
现在的果园每年能给张于华带来20余万元的种橙收益。然而10年前,这片果园却一度因为管理不善、病虫严重差点关闭。当时,拥有30多年历史的石永果园因管理不善逐渐衰败,严重的病虫害病死了不少果树。邻水县随后向社会公开招标,想引进技术人才,挽救这片果园。重庆果农张于华从朋友口中得到消息后,来到邻水考察,发现这里交通方便,气候、温差、水分条件都不错,用得上自己在老家长寿多年积累的种橙技术。于是,2002年3月,张于华成功竞标,开始在邻水种橙。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些果树只能当柴烧了,看到我签下20年合同,承包300多亩果园,人人都说我疯了。可是我手里有技术有市场,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现年51岁的张于华家里世代都是果农,他不但有一套成熟的甜橙种植管理技术,还在全国多地拥有完善的水果销售网络。
接手后,张于华首先强化果园管理,通过调整果树密度、从老家请专业技术人员防治虫害等措施,几个月后就控制住了果园衰败,并于当年成功挂果。那一年甜橙品质不好,尽管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张于华却连一个甜橙都不卖,“果子品质不好,卖出去就是自砸招牌。”第二年,张于华常驻果园精耕细作:针对不同季节分类防治病虫害;到大型饲养场买禽畜粪便有机施肥;对果树进行夏梢秋剪;尝试甜橙留树保鲜技术……次年,果园终于丰收,张于华收入近20万元。多年来,果园的效益一直保持稳定。
扶助乡亲致富
“如果不是张于华传‘经’送‘宝',我哪能有今天?”在万秀桥水库管理所果园里,业主黄太恒感慨地说,他刚承包果园时,由于不懂留树保鲜技术,经常卖一半、烂一半,后来张于华无私教他留树保鲜技术,还为他介绍客户,“可以说是他手把手拉着我走上了甜橙畅销路。”
张于华说,从踏上这片土地创业开始,他就把自己当成了邻水人:“一花独放不是春,乡里乡亲的,我当然应该带着大家一起致富。”记者了解到,在万秀桥库区,不管是黄太恒这样的果园业主,还是甜橙种植散户,都和张于华“有来有往”:有时中国农业网邀请大家一起到他的果园学习管理技术,有时他也上门亲自指导,连自己独家的留树保鲜技术也不藏私。和一般的留树保鲜技术只能坚持四个月不同,张于华的技术能让甜橙留树保鲜五六个月。留树保鲜后,甜橙更甜、水分更充足,售价基本是旺季时候的两倍。
看着张于华种橙赚了钱,23岁的石永镇四村村民李彬彬也动了心。去年底他辞去在沿海的工作,进了果园打工,一天能挣100元左右。“打工是其次,我其实是在’卧底‘学习甜橙的种植、管理技术,将来学成后自己创业种甜橙。”李彬彬告诉记者。
“很多地方都不愿意请我这种岁数大的工人,但张老板却安排了轻巧’活路‘让我做。我在这既打发了时间,又赚了钱。”石永镇万秀桥村68岁的老人包中文说。记者了解到,张于华的果园里长期需要10多名工人,在忙碌时一天就会请几十上百人帮忙,其中多为当地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张于华告诉记者:“在邻水的10年,当地政府和群众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合同还有10年,我会继续带着乡亲们做大做强甜橙产业,让甜橙成为致富的金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