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我坚信,做人要正、办事要公,才能利国利民。”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一句话,充分表达了以民为本、勇于担当的理念和情怀。担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一种不辱使命的气概,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如何才能结合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做到勇于担当,真正做到服务于民?
甘于担当,态度是前提。“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态度是成功的基石,它永远能够承载能力,并永远可以为能力导航。农村条件艰苦、环境复杂,作为大学生村官,要在基层工作中真正服务于民,首先必须有甘于担当的态度,要俯得下身子、弯得下腰,愿意和农民打成一片,甘心和农村贴近感情,拉近与村民的心理距离;要把责任看重一点,把名利看轻一点,把责任举到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工作装在心中、把本色进行到底,充分发扬“四不怕”精神,受得起委屈,经得起挫折,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基层村官典型。
善于担当,方法是关键。恰当正确的做事方法是事业成功的助推器,当前一些基层组织涣散、办事效率低下、工作成效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和基层干部工作方法不当有关,这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更深层次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村官工作在一线,掌握正确有效的基层工作方法是真正服务于民的关键。善于担当,要“架好天线”,吃透中央政策,学习规章制度;要问需于民,积极向老干部谦虚请教,与自己的新知识、新思维融会贯通,成为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要实事求是,实干兴村,保证各项工作接地气、有灵气。
持于担当,坚持是保证。基层是锻炼自我的大课堂和演练场。“创业途中如果有今天、明天、后天,大多数人往往都死在了明天晚上,而后天,太阳才会出来。”这同样适用于大学生村官,以扎根基层的恒心、持之以恒的耐心才能换取农村发展的新成绩。勇于担当、服务于民,要“待得住”,要把辛苦和责难当成“家常便饭”,脏、累、苦是暂时的,挫折是迈向成功的阶梯,在农村工作,要懂得屡败屡战,不断进步,才能探索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带领村民致富发展。
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砖瓦,只有砌好这一砖一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本固邦宁。一线是挑战,基层是机遇,大学生村官敢于应对挑战,善于抓住机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凝聚力量,奉献青春。(山东省宁阳县蒋集镇张龙村大学生村官 高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