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精神有感
在2014年这个初春的季节,我和全国的大学生村官同胞一样,确实感受到了冬去春来的“温暖”和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央领导人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关怀。
这是缘于:一方面,村官同胞张广秀的身体得到了良好的康复和她身患重病却咬牙坚持工作、不顾身体疼痛,毅然把尽全力帮助群众完成“健康档案”之事摆在“自己的健康利益”之上的忠于职守、乐于付出、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另一方面,自己作为一名山村的大学生村官,在仔细品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复信后,倍受鼓舞,感想颇多:
认真学习“事迹” 始终坚定信心
当前,随着我国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政策和规定的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这个“新群体利益”不断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否真像政策和规定中所要求的一样?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般而言,学习“英雄事迹”,我们都会很受鼓舞。但同时,往往又会莫名地产生伤感——因为往往那些创造“事迹”的英雄都已不在人世。咋看来,那些英雄的事迹永远被划上了句号,也永远不可能在进行完美的演绎……但这一次,“事迹”的主人张广秀却顽强、幸运地活了下来。最让人感动的是,在治疗期间,她还多次表示,“等到病好了,我还要回去当村官。”面对病魔的折磨,面对生死的考验,面对人生最纯真最本源时刻的抉择,张广秀没有倒下,也没有放弃,更没有改变初衷。
这是英雄的独特之处,也是何为英雄之本色,更是我们每一名大学生村官应该给以秉持的和发自内心的对“村官”这个神圣职业的热爱!在笔者看来,并不是英雄才能创造事迹,而是因为创造了事迹才有可能成为英雄。然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村官而言,英雄事迹似乎又难以创造,但“平凡”的工作也方可彰显英雄之色。面对工作,我们不可停留在那些“上面有指标,下面报数据”的应付式的消极等待中;也不可不顾实际地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地“建功立业”,为“脱胎换骨”而把自己变得“虚无缥缈”;更不可像温室里的青蛙,最终因为“当一天的和尚,撞一天的钟”的心态而成为一个虚度青春、抱憾终生的人。
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只有坚守本职,坚定热爱基层、扎根基层的信心,才能获得成长的动力,才能获取成才的“法宝”。
勤于付出“心情” 在锻炼中成长
毋庸置疑,付出才有收获,劳作才有喜悦。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勇于与病魔斗争,不放弃不抛弃,坚守岗位,勤于付出的事迹正好印证了:“勤”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是当好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村官而言,我们的见识、能力和才干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只有勤于付出,用心服务于群众,用情温暖于乡村,才能让自己完全地融入到群众当中去,才能把自己有限的力量投入到农村的发展当中去,才能最终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一方面,要做到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第一,需要学会向群众敞开心扉,用心去接受群众,并做到“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第二,不管是关乎群众利益的小建议还是大事情,都要把实现群众的利益摆在自己利益的前面,学会主动的“利益后退”,哪怕是做出自我利益的牺牲也要让群众满意。第三,要养成多为民所想、多为民办事的好习惯,不断提高能做好职责分内的事和好做好职责之外的事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做到用情温暖于乡村:第一,需要培养公平、公正、公开办事的态度;第二,积极做好“两个凡是”——凡是遇到做得不够好的事情,多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多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凡是获得鲜花和利益,多把它们“物归原主”、“用之于民”。第三,需要做好群众的知心人,做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者。因此,只有勤于付出“心情”,才能在锻炼中成长,才能在成长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才能做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
做到乐于“奉献” 让青春永不悔
有人曾说,世间本没有“伟大”之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能把在“平凡人”看来都很普通、渺小,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事”做好、做精,做出让别人想象不到的成绩。目前,在全国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干部中,张广秀的事迹算不上是“伟大”。确实,像她本人说的一样,她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村官岗位上,她传递给社会的能量是“巨大”的;她在当前,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积极而典型的;她作为一名“80后”,给我们的精神鼓舞是鲜明的,对社会的良好影响具有可持续性。
一直以来,也许受社会价值观、社会舆论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谈及“奉献”就意味着有生命的“牺牲”。现在,我们要“公开”地讲“奉献”,社会也需要正确地引导民众对奉献的观念,在社会氛围中形成正确地面对自己或他人对社会、民众作出奉献后有“做奉献有地方讲”、“做好事不被讹诈”、“不让好人吃亏”等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无论是你、我、他,还是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把更多的精力、智慧和才干,充分地发挥到社会建设当中去。尤其是,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要在结合村情和民情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所长、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从而最终实现促进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自己青春无悔的目标!(云南省通海县河西镇清水河村大学生村官 飞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