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建设特色品牌农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http://www.youth.cn 2018-11-19 10:11:11 中国青年网

  一是加强基地建设,夯实品牌农业基础。莱芜市历来重视品牌农业基地建设,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土地流转集约、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精准发力,有效推进了品牌农业的高标准基地建设,有力夯实了品牌农业发展的基础。抢抓推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政策机遇,引导和鼓励农村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等集中,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除给予土地租金、股份分红外,还给予资金奖励,推动品牌农业发展需解决的土地集约问题。以中药材发展为例,先后下发《关于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白花丹参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以及《莱芜市白花丹参、铁皮石斛等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4个重要文件,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积极培育壮大明利蔬菜合作社、口镇嬴泰田园、岳圣白花丹参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102个,发展20万亩生姜、20万亩大蒜、4万亩大葱“三辣”产业基地,带动形成了中西部“三辣”、东南部果茶、北部休闲旅游、汶河流域精细菜和莱芜黑猪等8个特色产业板块。全市设施蔬菜面积达到4.6万亩,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到8处、5000余亩。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企业)20多家,年产鲜菇6.2万吨。中药材总面积6万亩,其中白花丹参3万亩。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先后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6个、市级44个。

  二是注重品质提升,铸就品牌农业关键。品质是品牌农业的内涵,代表品牌农业的价值和生命力。莱芜市格外重视品牌农业品质的进一步提升,以品质来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赢得未来。按照“优胜劣汰”市场法则,大力实施品种改良,淘汰劣质落后品种,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分别达98.5%和98%。加快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系列技术,持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域覆盖,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控害加快融合发展,新建绿色控害技术示范区6万亩。在蔬菜、茶叶、林果等各产业推广喷灌、微喷、微滴灌水肥一体化面积近3万亩。甲基溴替代技术加快推广应用,示范推广土壤生态修复8万亩次以上。每年从生产基地、蔬菜种植储存户、超市和农贸市场抽取蔬菜样品600个以上,合格率在97.5%以上。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农产品品牌发展局面,建立“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机制。“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获山东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姜老大生姜、泰丰姜蒜、明利芹菜、山歌花生油、裕源黑蒜等9个农产品品牌获山东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

  三是严格质量监管,保障品牌农业安全。在加大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发展和产品品质提升的同时,着力加大农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让严格的质量管控,催生出一批质量可靠恒久、让消费者满意放心的品牌农产品。在市区建立专门监管机构的基础上,全市20个镇(街道)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设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1179名,已全部实名制到位,从源头治理、标准生产、全程监管、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建立监管名录和诚信档案,将全市所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监管范围。按照突出重点、逐批推进原则,组织莱城区和4个功能区、钢城区全部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构建全市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建设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立追溯点102个。创新实施“红黑榜”制度,成功绘制全市第一张“韭菜地图”,推行韭菜产品“双证制”管理,韭菜产品质量安全平均合格率达到100%。

  四是创新营销方式,拓展品牌农业影响。通过创新营销方式,不断拓展品牌农业影响,推进品牌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品牌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借助各地知名国际展会、中国广交会、农交会、农博会等面向国际市场的推广平台,充分展示中国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品质和魅力,拓展新市场份额。成功拍摄宣传黄大茶(齐鲁干烘茶)专题片1部,编辑出版《莲花山茶的传说与今天》宣传读本,连续编辑出版《茶人》刊物4期。成立“生姜文化研究会”,建立“姜文化养生”公众平台,着力打造“姜文化”特色养生休闲园区,使生姜品牌文化得到深入挖掘,进一步实现生姜产业转型升级。“世界生姜看中国,中国生姜看莱芜”品牌效应初步形成,“莱芜姜、保健康”产品理念深入人心。将“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领域渗透,万兴、万邦、东兴源等先后在天猫、京东等国内电商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以莱城区牛泉庞家庄为例,依托当地丰富的山楂资源、龙头企业完善的山楂产业链优势,运用“互联网+”现代农业营销模式,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特色村”潜在优势,通过“B2B”和“B2C”积极发展线上线下客户,把小山村的山楂、花椒等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大山。网店产品种类由原来的20种增加到近50种,线上消费群体达到30万人。

  (作者:魏海刚)

编辑:杨维琼 来源:农视网

科学家240 172.png

青网首页 青年创新创业.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