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活于农村,自打懂事,就记得每天和爸爸妈妈在地里除草松土,那时候家里种了好多的庄稼,有成片的小麦、玉米、大豆、芝麻和油菜,喜欢风吹麦田时的麦浪,一波随着一波,霎时壮观;喜欢清明时节那黄色的油菜花在蒙蒙细雨中飘着一股特别的香味,手里拽着,头上扎着,那种纯朴的美是那么的让人怀念;玉米杆很高很高,小小的我只能欣赏到那奇特的根,差异它是怎么长成这个样子,和灯笼似的,上面和人一样还能长胡须,而且是红色的软软的又一股甜味,中秋时节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堆满了玉米棒子,每天晚上全家人都坐在院子里,一起边剥玉米皮,边聊天,那种温馨终生难忘;家里的芝麻也不少,快成熟时候,趁着杆子还绿,接近根的地方割断,捆成捆,在打好的木架子上晒,每天下午和妈妈打芝麻,随着棍棒的起落,芝麻从壳里纷纷落到大大的圆簸箕里 ,喜欢在簸箕里伸手抓一大把塞到嘴里,那才叫香呢!
转眼间,快奔30的人了。回想那时候高中毕业上大学,毫无犹豫的选择了农业大学,喜欢花花草草,喜欢瓜果蔬菜,喜欢地里的野草,经常一个人到学校周边的农田、花房转悠,喜欢那种自由自在。大学毕业,继续读研,真真正正的开始对植物进行研究,尽管研究很片面,仅仅是对大千世界中的某一种植物的生命历程中的某一种现象进行研究,但兴趣丝毫不减。或许天生就与农业有缘,毕业前夕,当周边的同学左右衡量都选择去城里工作的时候,唯独自己再次毫不犹豫的选择到农村,很多人都很惊诧,我是那样的坚定,其他工作根本不考虑。
幸运的是今年北京市对村官工作很重视,市委书记、市长召开欢送会欢送我们,区里也在4星级的高级会议中心培训我们,给我们讲昌平区的区情和规划,讲农村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讲农村法律法规。刚刚踏入社会的那种对未来充满期盼的心情,在轰轰烈烈的培训中得到再次的升华,一定要脚踏实地的认认真真的工作,要稳重,要多思考,要为村民着想,要做好村干部和村民的纽带。
对于“村官”的理解,我觉得一方面要取长补短,用自己年轻一代熟练的电脑技能和其他知识协助村干部做事,一方面学习他们在处理农村很多琐事中的方式方法;还要多和村民接触,帮助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了解农村的现状,了解农民的生活状态,了解农民的需求。我认为我们能不能提出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径、能不能解决农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保持一颗赤诚的心,尽我们所能着农民,为农民才是最重要的。
说来昌平和我很有缘,03年第一次来北京,刚下火车就坐到回龙观的车和姐姐碰面,04年大学毕业前再次来到昌平,在中日友好观光果园实习,05年又考到坐落于回龙观镇朱辛庄村的北京农学院,08年毕业后又来到崔村镇大辛峰作村官。或许就是这份缘,让我发自内心的很喜欢昌平这片地,北京周边的郊区县也都去过,尽管各有特色,都有让人惊叹的地方,但骨子里还是觉得昌平最好,山好、水好、环境好、人也好。喜欢村官这份工作,喜欢和农民打交道,喜欢为农民做事,喜欢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喜欢尽自己所能燃烧自己,将自己的所能都发挥出来,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智出智,有才出才,有技出技,有爱心奉献爱心,有良心对得起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