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曾在留校与到村工作的十字路口徘徊。经过慎重考虑,农村出身的我远离了喧嚣的大城市,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选择了到村担任村官这条路。一路走来,几多感慨,几多自豪。时至今日,想起那段岁月和生活,仍让我难以释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那是一个宁静安逸的村庄,村子不大,历史却久远,民风朴实。第一次下村时,村民们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我,“欢迎大学生到我们村里工作,你放心干,有什么事尽管找我”,村支书在欢迎仪式上的一句话打消了我的紧张和不安。到村后,村支书陪着我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深入到田间地头和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在与村民交流、座谈过程中,我时常被他们的淳朴善良感动和感染着,也常常被个别村民的贫穷落后和陈旧观念所震撼。我暗下决心,决定用自己所学知识为村民做点事情,不管再苦再难,我都要坚持。
为了帮助村民转变观念,尽快走上致富道路,我建议村支书在村民经常聚集的地方制作了阅报栏,并利用村里喇叭,及时宣传党的农村政策、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我积极争取镇领导的支持,分批组织村民到邻近镇村参观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逐渐引导他们摆脱旧观念的束缚。还记得,带领群众发展食用菌走上致富路时的那段艰辛。通过调研和考察,我了解到发展食用菌是村民增收的一个好项目。为了帮助村民发展食用菌,我吃住在村,东奔西走,多方协调,带领技术人员从东家赶到西家,从村南跑到村北,很多时候都是午饭晚饭一起吃,晚上躺在床上骨头象散了架一样。半年多下来,人变黑了,也瘦了十多斤。辛勤的努力终于获得到了回报,当年该村成为镇里的食用菌生产专业村,食用菌收入撑起了村民收入的“半壁江山”。看着自己的努力有了收获,心里荡起了层层喜悦的涟漪。
又想起,为村民办实事的一幕一幕。在配合村干部抓大事的同时,我脚踏实地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我有时间经常陪敬老院老人们聊天,坚持每星期为他们打扫院内外卫生,定期邀请镇医院医生为他们体检,老人们逢人就夸奖我想得周到。为了完成村里的中低压线路改造,我又协调镇里又给村民做工作,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使村民们用上了高压电,电费每度便宜了三角钱,受到群众交口称赞。为了帮助村民销售苹果,我通过外地同学多方联系客户,帮助果农销售苹果100多吨,分文好处费未收,一顿饭也没吃群众的。村民谢正兰搭木耳棚时不慎摔伤,我知道后立即买了一些东西去他家看望,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家划摆木耳十多天。现在我和他还常有联系,交谈中为他讲述村里点点滴滴的变化而高兴……
不知不觉,我逐渐由一名大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村干部,融入了农村生活,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当我在偶尔回家的路上被村民们拦住往车篮里塞木耳、花菜等东西时,当我在村里正和村干部们商量工作,村里的大爷大娘抱着西瓜或挎着苹果到处找我时,当村支部一遇到难事就想到我时,我的眼里湿漉漉的……
在那段难忘的村官岁月里,我初尝了农村工作的酸甜苦辣,结交了一批农民朋友,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有了那段宝贵的工作经历,无论是县里公开选拔镇团委书记还是县直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我都顺利入围。现在,我负责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由于对农村工作较为熟悉,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所思所想,常以“过来人”的身份与他们沟通交流,做起工作来得心应手,工作多次受到领导好评。
感谢村官那段岁月,它夯实了我人生的基础,砥砺了我脆弱的双臂,磨练了意志品质,激发了干事斗志,丰富了人生阅历,让我终生难忘,受益无穷。不管今后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会时常想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依然为曾经是一名大学生村官而自豪。(中共江苏省丰县县委组织部 陈家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