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各大卫视热播的一部《双城生活》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剧中所反映的当今社会两地工作生活现象在时下越来越被人们所热议,联想当初京津城际铁路开通时,确实圆了一大群白天在北京上班,晚上夜宿天津白领们的梦想。可是,作为政府的基层---乡镇,其干部们的纷纷仿效是否有为不妥呢!
在笔者较熟悉的一些乡镇,近些年这种现象的确很平常,大家也都渐默认为合情合理。白天从市区到郊县乡镇上班,下午下班后回市区家里过夜,来去往返,竟如此自然。细思量,为何现在基层乡镇上访的越来越多,而问题解决的却越来越少;为何乡镇干部欲调动的越来越多,想干活的却越来越少;为何群众中不信任的干部越来越多,而干部中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却越来越少,等等。面对基层的工作,真的就那么的难么?针对市区的家,真的必须每晚都回么?有的甚至夫妻两人同在乡镇工作,即使单位有宿舍,他们也要不顾劳累,来回奔波,哪怕路上塞车有一两个多小时,宿舍只是他们刮风下雨雪时的避难所。乡镇的夜晚,就真的那么惹人厌么?
归根到底,心态是关键。在基层,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无论如何都不能与市区相比,但为老百姓服务的宗旨是一样的。农民们生活本身就需要政府部门、包村干部们的关心,理应该主动走入群众中,迈进农家门解决问题,便利于民;反倒是平日久居机关少下乡,坐等群众上门找,群众来一趟事情解决了还好,可却却是问题根本没法处理,日积月累,旧事未决新事起,矛盾纠纷都涌来,有些干部不是以化解为宜,而是赶快从早晚往返改为借机调走,使得后续工作更难以开展。
扭转时局,严抓纪律是良策。针对这种“认为很正常”的不正常现象,应该严肃纪律,加以改变。乡镇的领导应带头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对机关人员制定相应的制度,在首先保证上班时间的基础上,重视班上工作内容的时效性和成效性,突出抓好各岗位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相互监督机制,限制每周干部回家的次数,规定每周在乡镇值班、接访、矛盾化排的标准,时刻准备着老百姓们的随时所需,时时所办,方便于民。
双城生活,权衡中改变是目的。工作和生活往往紧密不可分,城市和乡村也同样如此。只有在调整好心态、稳定住情绪、把握住脉搏、激发出热情、充实到工作、延续到生活中,才能把工作和生活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干一行爱一行,干部如何做、做了什么,老百姓们都能看得见。既然选择了基层、选择了乡镇、选择了为人民服务,为百姓谋利益,就应当全心全意,在方便大家和照顾小家、在工作地和生活处、在城市和农村中权衡好,改变目前的“双城生活”尴尬现状,踏踏实实,为官一方,造福百姓。 (文 山西省运城市大学生村官 谢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