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宏观政策鼓励下的结果,大学生“村官”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中一个独特的群体。身份和生活世界的巨大变化是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如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角色身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角色社会化”过程。本文以在两个专业网站上收集到的28份大学生“村官”自述作为研究材料,通过自我身份认同、和农民的心理距离、价值实现度三个向度,来探讨他们在这种强烈反差下的“角色社会化”过程。
“角色社会化”过程包括角色认知阶段、角色移情阶段和角色行为阶段。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过程,首先遇到的就是角色的社会化。而在这个过程中,角色认知阶段首当其冲。A、对“村官”的待遇差异不满。B、对城乡差异失望。C、对“村官”身份失望。D、做“村官”实为优先考研和考公务员。
认知平衡是一个人行为的基础,也是衡量其社会适应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村官”在新环境中的“认知平衡”或者说“角色移情”,都集中表现为他们与当地农民的心理距离。根据收集到的自述材料,我们将这个变量分为排斥、一般、融洽、非常融洽四个等级。我们可到如下结果:在28位大学生“村官”中有2人对当地农民表示“排斥”,占总数的7%;有6人认为与当地农民关系“一般”,占总数的21%;有12人认为与当地农民的关系“融洽”,占总数的43%;有8人认为自己与当地农民的关系“非常融洽”,占总数的29%。
角色行为阶段是角色社会化的最后一个阶段。角色行为指的是角色按照按照一定的角色规范具体作为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角色认知”和“角色移情”的水平,并受到后者的影响。我们将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形成”,操作化为“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实现度”这个指标来衡量。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实现度,指的是大学生在农村基层岗位上,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村基层建设所作贡献的程度。这仍然是一个定序的变量。笔者将这个变量分为基本没有、很少、较多、很多四个等级。按照这种等级区分,我们得到如下结果:在28位大学生“村官”中,有1人认为自己“基本上没有”发挥自己的价值,占总数的4%;有12人认为自己的价值发挥“很少”,占总数的40%;有12人认为自己在当地发挥自的价值“较多”,占总数的40%;有3人认为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价值“很多”,占总数的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