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北京一些酒店、展厅等场所,各类评选评奖令人目不暇接。“评比太多,我们人力、财力耗不起,得了奖也高兴不起来。”浙江某知名企业北京办事处代表杨女士道出了部分获奖代表的复杂心情。
年终将至,评奖泛滥,诱惑与利益齐飞。如此景观,或可称之为“中国式评奖”——有公信力的评奖,不多;而多如牛毛的评奖,却没有公信力。但是,这奖那奖,还是有混淆视听的功效,毕竟,众奖加身之下,公众显然也分不清其中的真真假假。如此,一部分人明知被骗也要硬着头皮参评,拿不了有公信力的大奖,拿着山寨版的大奖总比没有大奖好,源于此等意识,多如牛毛的评奖活动屡禁不止。
一方面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式的现实利益链条,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企业畏惧于各种评奖的潜规则,只好“花钱消灾”。据悉,评奖机构往往也会用多种手段让企业参评,一是最直接的恐吓威胁,让企业参评;二是用“谁出钱多谁就能排在前面”进行诱惑,让企业乖乖交钱;三是挂着政府部门的名头,拉来退休干部当顾问,你想拒绝都缺乏足够的底气。
评奖泛滥的最大危害在于,其或将催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毕竟,如果一家企业致力于打造自家产品,而对各类评奖嗤之以鼻,哪怕其产品质量不低,也很可能处于劣势地位,因为他们没有漂亮的“金杯银杯”。
显然,评奖的泛滥,是社会公信之毒。一个法治诚信的社会,绝对不能允许这样的“阴暗角落”存在。要构建规范有序的评奖活动,一者,需要评奖的相关机构“洁身自好”,加强内部监管;二者,需要明确评奖机构的相关资质和门槛,避免出现滥竽充数者;三者,仍需加强对违规评奖行为的监督和处罚,打击力度不够强硬,才使治理评奖泛滥像割韭菜一般,割掉一茬又长一茬。归结于一点,便是治理评奖泛滥必须告别运动式打击,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治理路径。
当然,于社会和企业而言,有一个常识不容忽略,那就是——金杯银杯,都不如顾客的口碑。